离心泵的气蚀现象是指 液体在泵内汽化产生气泡,随后在高压区破裂产生冲击波的现象。具体来说,当液体进入泵内第一级叶轮时,如果液体的静压力低于或等于该温度下饱和蒸汽压,液体就会发生汽化,产生汽泡。这些汽泡随液体流入较高压力处,在高压作用下汽泡会急剧收缩并凝结,周围液体快速集中,产生高强度的冲击波。这种汽化和凝结的过程会导致泵的冲蚀、振动和性能下降。
气蚀现象的主要原因包括:
泵的安装高度过高:
导致泵内压力降低,使得泵内压力最低点位于叶轮叶片进口稍后的一点附近,当此处压力降至被输送液体的饱和蒸汽压时,液体就会发生汽化。
吸入管路阻力过大:
导致液体在泵入口处压力降低,从而发生汽化。
泵送液体的温度过高:
超过液体的饱和蒸汽压,导致液体汽化。
泵的工作点偏离额定流量过多:
使得泵内压力降低,从而发生汽化。
为避免汽蚀现象的发生,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合理确定泵的安装高度:
确保叶片入口附近的压力维持在某一数值以上,通常取输送温度下液体的饱和蒸汽压力作为最低压力。
优化吸入管路设计:
减少局部阻力,确保液体在泵入口处压力降在允许范围内。
控制泵送液体的温度:
避免液体温度超过允许值,以减少汽化。
确保泵的工作点稳定:
避免泵的工作点偏离额定流量过多,以维持泵内压力稳定。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离心泵的气蚀现象,提高泵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