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是兔子养殖的关键时期,以下是一些关于春兔养殖的建议:
饲喂次数和时间调整
兔子白天采食量较少,夜间较多,因此应加强夜间饲喂,增加夜间饲喂的次数和喂量。
每天早晚各喂一次颗粒料,仔幼兔日喂4次青草,青年兔和成兔日喂3次青草。
管理人员睡觉前必须给兔子加足夜草,保证到天亮前有足够的草。
饲喂次数和时间的调整要逐步进行,不宜突然变更,以一周内调整变更完毕为宜。
饲喂量的调整
断奶前后的仔兔颗粒料日喂量要达到25克,2月龄前的幼兔要达到50克,3月龄左右的青年兔要达到60克,配种公兔和休闲母兔75克,怀孕后期的母兔100克,哺乳母兔150克。
春季喂兔子注意事项
不喂霉烂及冰冻饲料,不喂露水草。有泥沙的草可以淘洗,淘洗的水中可以加0.1%的高锰酸钾,洗后一定要摊开,经一昼夜晾干水气后再喂兔子。
黑麦草是春季喂兔子的主要青饲料,但感染了麦锈病的黑麦草不能喂兔子,否则容易引起兔子腹泻死亡。
防湿和防病
春季气温较高,雨量多,湿度大,是细菌繁殖的季节,因此一定要搞好兔舍、兔笼的清洁卫生,勤打扫和清洗兔笼、兔舍和食具,并定期消毒,以预防疫病。
控制饲料品质,不喂霉烂变质或夹带泥浆、堆积发热的青饲料。青饲料在饲喂上要注意:开始喂时要先少后多,逐渐增加,切忌过食而引起消化道疾病;阴雨多湿天气要少喂高水分饲料,适当增喂干粗饲料;雨后收割的青饲料要晾干后再喂;饲料中最好拌少量大蒜、洋葱等杀菌饲料。
加强饲养管理
初春的气温变化大,有时早晚与午间的温差达15~18℃,容易引起幼兔的感冒、肺炎和肠炎,造成幼兔死亡。因此,群养的幼兔在傍晚前应当赶回室内或笼内。每逢下雨和降温时不宜在运动场放养。另外,每天要检查幼兔的健康情况,发现食欲不好、腹部膨胀、拉稀、拱背的兔子要查明原因,及时隔离治疗。
繁殖管理
春季是草兔繁殖的黄金季节,应选择优良种兔,掌握配种时间,提高受精率。母兔怀孕中后期要精心管理,为防流产应注意日粮的营养水平和饲料卫生,不喂发霉变质饲料,不突然改变日粮。仔兔出生后要采用人工护理,用干净的毛巾擦干仔兔,清除血毛等污物,待母兔产下胞衣后给母兔喂一些温开水,最好是5%的红糖水或0.9%的食盐水,然后可将仔兔移入垫有软草的保温箱喂奶一次,每24小时再将母兔放入保温箱喂奶一次。仔兔出生16—17天后开始补料,可喂一些青绿嫩草,并逐步增喂一些营养价值高、适口性好、容易消化的全价配合饲料,35—40天后即可断奶。
卫生防疫
春季多阴雨、湿度大,是各种疾病发生的高峰季节,饲养中要注意防湿、防病,应每天检查草兔的健康状况,并做好兔舍、兔笼的清洁、消毒、杀菌工作,最好兔笼每天清扫一次,每7天消毒一次,最好定期使用火焰消毒器,既可消毒,又可降低兔舍湿度。在阴雨天,地面可铺些生石灰、草木灰等进行消毒、杀菌、防潮。另外,要勤观察,发现病兔要及时隔离、治疗,对笼具要严格消毒。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春兔的养殖成功率,确保兔子健康生长和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