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疙瘩的养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环境选择
山核桃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年平均温度15.2℃为宜,能耐最高温度为41.7℃,较耐寒,-15℃也不受冻害。
对水分要求较高,不同物候期对水分的需求不同。开花前春梢生长期需要适量雨水,4月下旬至5月中旬开花期忌连续阴雨,6~9月为果实和裸芽发育时期,要求雨量充足而均匀。
幼年期需要阴凉环境,成年树在向阳干瘠的阳坡生长不良。土壤以疏松而富含腐殖质的石灰片岩风化而成的砾质壤土为宜,以石灰岩上发育的油黑土、黄泥土及沙岩、板岩、页岩上发育的黄泥土为最好。红壤、沙土不适宜山核桃生长。
选地与整地
人工植苗造林要选择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海拔200-700米左右,土壤要深厚肥沃,排水良好,微酸至微碱性土、造林地坡度一般不应超过20%。500米以阴坡、半阴坡为好;500-600米以阳坡或半阳坡为好。
整地挖穴,按5×6米的株行距进行块状整地(一般100×100厘米见方),缓坡地也可以水平带状整地,带距4米,宽3米,穴长、宽、深各为50厘米左右。穴植时,穴施腐熟的有机肥25-30公斤,加0.5公斤磷肥,定植时间为秋冬季(11月底-12月)或春季3月底前。
播种
山核桃播种分秋播、冬播及春播三种,以秋播为好。秋播的种子,9月份播种当年可发芽出土,年内苗高可达10公分。冬播12月至翌年1月未经催芽,一般当年生根不出土。春播要在2-3月播种,最迟不超过3月底,播前种子要催芽。
春播种子需贮藏过冬,贮藏方法共有三种:干藏、砂藏、蒲藏,而以砂藏为好。砂藏具体方法:将阴干好的种子用湿沙(粗砂)分层贮藏,砂的含水量3-4%,砂以不粘手为好,一层种子(厚约5-10公分),上覆一层砂(厚4-5公分),堆高至30-40公分,宽1公尺,长度不限,种子数量大中间要放入竹篓或稻草包以便通气,每隔半个月翻堆一次。在次年春播种前30天左右,加大砂的温度(含水量5.5-7.0%)进行催芽,并及时检查,如发现种子开裂发芽应及时分批播种。
幼林管理
造林后当年6月须除草1次,第二年后每年2次。幼林每年施肥1-2次,以速效化肥为主,适当配以磷钾肥,株施0.1-0.5公斤,随着树体增大,可逐年增加施肥量。
7-9月搭阴棚防晒(透光度30%-50%)。海拔较高地段育苗,应在苗床周围套种少量玉米代替阴棚遮阴。
科学施追肥,掌握“量少次多”,可用0.5-1.0%的人粪或化肥冲水浇施,干旱时浇施根部每月2-3次。前期以氮肥为主。中后期以磷、钾肥为主。
整形修剪
早期修剪宜轻,适当多留主枝,使其早结果。修剪时要做到使树冠内膛通风透光,早期树冠上部枝梢应尽量保留,树冠下部可逐步进行疏剪,必要时可锯去过密大枝。锯口必须削平,并涂布保护剂,以防腐烂。
山核桃树进入衰老期后,可将树冠发生更新枝处以上部位全部锯去,培养已萌发的更新枝,将衰老树冠主枝枯死的部分全部剪去。在进行截枝更新的同时,最好结合深翻和施肥。
病虫害防治
及时修剪山茱萸的枝叶,保持植株的整洁和通风,有助于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及时除草,保持周围环境的清洁,避免杂草的生长。
山茱萸容易受到蚜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