膛线的制作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切削法
也叫单点式切削法,是最古老的膛线加工方法。使用钩状车刀伸进毛坯的眼里,一点一点把材料抠来,慢慢形成一道槽。在抠的过程中转动刀具或者管子使槽保持一定的斜率,这样抠出来的槽就成了阴膛线。这种方法对枪管金属结构损伤较小,适合用来加工高精度枪管,但现在已经基本不用。
模头挤压法
也叫摸头顶拉法,由1950年代美国雷明顿公司工程师Mike Walker发明。方法是在枪管的一头钻一个较小的洞,然后用一根上面有跟阴膛线对应突起的高硬度模头,用高压机器从洞中旋转压下去,将材料挤成阴膛线和膛线。这种方法制造速度快,膛线比较顺滑,适合小口径枪支,尤其是短枪管。
挤压和切割
挤压和切割都是“拉膛线”,不过是使用不同的刀具。切割会导致膛线的锐角比较锋利,但是制造速度快;挤压会稍微慢一点,但是膛线比较平滑,非常适合小口径枪,尤其是短枪管。这种方法被称为“按钮膛线”。
刮刀法
使用一根比手枪内径略细的钢棒,在它的特定部位刻挖一个槽,安装一块硬质合金钢片,钢片上有一条或二条凸出的有一定倾斜角的带状体,前端有利削部,并可调节凸起高度。在一条膛线位置上来回拉动数十次,就切出一条阴膛线,然后调节位置再切刮下一条。这种方法适合切奇数或偶数的膛线。
钩刀拉削法
把钩状切刀安置在比枪膛直径略细的钢拉杆上,钩形刮刀刃口的高度可以通过调节拉杆层部的螺丝来调节。每拉动通过枪管一次,拉杆移动几微米,随着枪管的匀速旋转,拉削出一条有一定缠度的阴膛线,达到预定宽度后,再换位置拉第二条膛线。这种方法适合早期线膛枪的制造。
组合环形刀拉削法
在一根拉杆上固定25至30个硬质合金钢环,每个钢环之间的距离相等,每个钢环上加工有与阴膛线数量相同的等距的刮刀,每把切刀可循其缠角与下一个环上的切刀相连,从头连到尾部即可视为一条螺形线。这种方法通过一次操作即可切削出全部的阴膛线,缩短工作时间,提高产量和质量。
顶锥挤JE法
使用一个中段截面形态与线膛内截面形状相同的硬质合金无尖弹头形顶锥,通过内径比顶锥略小的枪管光膛时,枪管金属在顶锥的强力顶压下,通过枪膛,使膛内径略有增加,顶锥外表凸出部挤过膛内壁形成变形,即阴膛线。这种方法最早由德国人发明,70年代以后各国在生产枪管时已普遍采用。
冷精锻法
枪管径向冷精锻成型技术实质上是属于精密旋转锻轴工艺类型,是无切屑精密成型的方法。在专业精锻机上,将枪管毛坯件一次锻打出线膛和弹膛,其内膛的精度有芯轴保证。这种方法可以提高枪管的强度、射击精度,进而提高枪管的寿命,减少初速下降,对提高枪械性能起到了关键作用。
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适用于不同的生产需求和条件。现代枪管制造中,模头挤压法和冷精锻法由于其高效和精度,已经得到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