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土鹧鸪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温度与湿度控制
雏鸪阶段:出雏1-3天温度应保持在36-38℃,湿度50%-70%;1-2周龄逐渐降至34℃-31℃,湿度60%-70%;3-5周龄29℃-25℃,之后保持在50%-60%。
成鹧鸪阶段: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0-30℃,相对湿度为60%-80%。
饲养密度
1周龄:80只/㎡左右。
2-3周龄:50只/㎡左右。
4-5周龄:30只/㎡左右。
成鹧鸪:散养时,每平方米饲养密度约为15只。
光照管理
1周龄:全日光照,强度为4W/㎡。
1周龄后:16小时光照,强度为2W/㎡。
饮水管理
出雏后1日内要保证饮水,先用0.01%高锰酸钾溶液,次日饮0.5%葡萄糖水,连续5天,再用恩诺沙星饮水5天。
保证全天饮水充足,水温适宜。
饲料选择与开食
开食料:玉米粉、小米拌熟蛋黄(1000只雏鸪加3-4枚熟鸡蛋黄捣成碎末拌玉米粉/小米)。
饲料配方:建议配方为鹧鸪专用浓缩料2.5Kg、玉米28.5Kg、豆粕19Kg、麸皮2.5Kg。
饲养方法:3日龄内保持不断料,任其自由采食;3-10日龄,饲喂6次/日;10-28日龄,饲喂5次/日。
防疫措施
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如7日龄进行鸡新城疫Ⅱ系弱毒冻干苗滴鼻,30日龄进行鸡新城疫Ⅰ系弱毒冻干苗肌肉注射。
保持养殖环境卫生,定期消毒,防止病原菌滋生。
分群管理
随着鹧鸪苗的成长,适时进行分群,每2-3周进行一次分群,根据生长状况和性别进行合理分组。
养殖设施
育雏设备:育雏保暖器、育雏伞、红外线灯等。
成年鹧鸪饲养设施:禽舍、运动场、饮水器、喂食器等,保持干燥、通风、温度适宜。
环境选择
养殖场地应选择地势较高、环境相对干燥、背风向阳的地方,远离低洼潮湿的地方。
鹧鸪舍要求坐北朝南,通风、干燥,顶高3米,开前后窗户,必要时安装换气扇。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细致管理,可以有效提高土鹧鸪的养殖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