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青蛙蝌蚪需要以下步骤和注意事项:
养殖场所选择
选择水源充足、排灌方便、环境安静的地方建池。
养殖池可以是长方形或圆形,内壁涂有防渗涂料,底部设有开口,与池外塑料管相接,用以调节水位。
养殖池顶部加设网盖,防止敌害生物的侵袭。
蝌蚪池建设
蝌蚪池一般做成斜坡,顶部架设顶棚,避免阳光直射。
池底要有坡度,在水陆比2∶1的条件下,确保3~10cm的水深。
底部可以装置加热棒,以保证蝌蚪在冬季可以正常发育。
清塘消毒
使用生石灰或漂白粉等药物清塘消毒,以杀灭敌害生物和病原体。
生石灰清塘方法有干法和带水法两种,确保石灰浆与池水匀称混合。
饲料投喂
刚孵化出来的蝌蚪以卵黄囊为营养,此时期不用投喂饲料。
出膜4—5天后可供给少许蛋黄、豆浆及浮游生物等,但数量不宜过多。
20天左右的蝌蚪可以用较粗的饲料喂养,如整条死鱼、西瓜皮等。
随着蝌蚪的生长,逐渐增加动物性饵料,如鱼粉、动物内脏等。
饲料应营养全面,无霉变,并保持水质清爽。
水质管理
蝌蚪池水质透明度应保持在30~50cm,水体溶氧5mL/L以上。
定期更换水,一般每3天换一次,天气干旱多日或连续高温时,每2天换一次水。
保持水质清洁,及时处理残饵及粪便。
温度和光照
蝌蚪对温度敏感,水温应保持在15~25℃,最佳温度为15~20℃。
光照不宜过暗,保持一定的自然光照或人工光照,促进蝌蚪的生长和发育。
变态期管理
蝌蚪从出现前肢到完全变态的阶段,主要依靠吸收尾部供给营养,靠肺呼吸空气。
当有90%以上蝌蚪变为幼蛙时,即可移入幼蛙池饲养。
变态期蝌蚪需特别关注水质和饲料,确保顺利变态。
幼蛙饲养
幼蛙饲养应选择高密度集中圈养,每平方米100-150只,池水深20厘米左右。
水面上放置饵料台,迫使幼蛙上台集中采食和栖息。
强化驯养,适当投喂活体饵料,如昆虫、小鱼等。
通过以上步骤和注意事项,可以有效地养殖青蛙蝌蚪,并确保其健康生长和顺利变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