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问题中提到的“草木深”这一表述,在古诗词中通常与特定的作品和情感表达相关联。以下是一些含有“草木深”的诗词及其出处和作者:
1. 杜甫的《春望》
```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
这首诗描绘了战乱之后长安城的荒凉景象,通过“草木深”表达了人烟稀少、国家残破的感伤。
2. 樊鹏的《山居和孟无涯》
```
秋园对晓坐,弱病苦寒侵。
楚地风霜积,江乡草木深。
```
此诗通过描写秋天的景象,表达了作者隐居山林的孤寂和对过往的怀念。
3. 王冕的《漫兴 十一》
```
登高聊纵目,怀古忽伤心。
北极星辰远,中原草木深。
```
诗中“草木深”与中原的辽阔和历史的深远联系在一起,抒发了作者的怀古之情。
4. 施渐的《白白氏别业归斋中》
```
自喜茅斋僻,经时草木深。
见人稀倒屣,抱膝或长吟。
```
此诗表现了作者对于幽静生活的喜爱,以及在这种环境中的孤独和沉思。
这些诗词中的“草木深”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描写,更是作者借景抒情的手段,反映了他们的情感状态和所处的历史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