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的童子考试,也称为“童子举”,是唐宋两代特设的考试科目之一。以下是童子考试的主要特点和要求:
年龄限制:
考生年龄通常限制在10岁以下,但到了宋孝宗时期,年龄上限被放宽到15岁。
考试内容:
考试内容以背诵儒家经典为主,包括《孝经》、《论语》以及“六经”等,同时兼及诗赋等文学创作。
选拔程序:
选拔过程包括州郡推荐、国子监初试、中书省复试,最终由皇帝进行亲试。
奖励办法:
正式录取的考生可获得官职、赐出身,有时还会有免解、赏赐绢帛等奖励。
特殊例子:
宋代历史上,有年仅三岁的儿童参加童子考试并被赐予官职,如宋真宗时期的蔡伯希。
录取情况:
尽管有300多个儿童被推荐参加童子试,但中试的比例非常低,统计数据显示只有三十多人成功通过考试。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神童的出现并没有常例可循,宋朝的童子举也没有固定的考试日期和录取限额,录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皇帝的个人喜好和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