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蛳养殖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赚钱:
生态养殖
养殖技术:螺蛳的最适生长水温在20~25℃左右,水温达15℃以下和30℃以上时即停止摄食活动。养殖池应选择面积3-20亩不等,池深1-1.5米,并进行鱼池清整工作,清除过多淤泥。
经济效益:饲养幼螺当年有效益。例如,早稻插秧后7~15天放养6万只田螺苗,到晚稻收割时已达到出售规格,以成活率90%计算,共有5.4万只。完全生态养殖每千克售价6元,共收入3240元。
饲料养殖
饲料来源:螺蛳的饲料来源广泛,包括青菜、土豆、豆饼、米糠、鱼虾残体及其他动物内脏、下脚料等。
成本与收益:养殖田螺的成本较低,主要饲料成本不超过1500元/亩,一亩池塘可产出1250-1750kg田螺,市场售价约为8元/kg,可获得10000元收益,减去成本,至少可获得8000元收益,一年可以收成三批次,即24000元。
混养
混养效益:螺蛳可以与鱼类混养,效益更为可观。例如,一亩池塘可以产出1250-1750kg田螺,市场售价约为8元/kg,可获得10000元收益,减去成本,至少可获得8000元收益,一年可以收成三批次,也就是24000元,如果养殖十亩田螺,年利润最少24万。
简易养殖
养殖成本:简易养殖方式下,每亩投入成本在1000元左右,包括种苗、粪肥、蚯蚓、消毒药品、水电等。
亩产量与利润:螺蛳亩产可达1100斤左右,当前螺蛳收购价格在2.5~3.5元/斤之间,亩产值大概2750~3850元之间,除去成本后,利润在1750~2850元之间。
建议
选择合适的养殖方式:根据当地资源条件选择生态养殖、饲料养殖或混养方式。
控制成本:尽量降低饲料、种苗和其他养殖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注重养殖管理:保持水体肥度,定期施肥,确保螺蛳健康生长。
市场需求:关注市场需求,合理安排养殖计划,确保螺蛳能够及时出售。
通过以上方式,螺蛳养殖可以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是一项值得考虑的投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