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养殖海虾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建立海水池塘
选址:选择水源相对独立、养殖密度小、水质好、温度较高、台风较少、交通便利、电力方便的区域。
池塘设计:池塘堤坡与水平角度不超过30度,排水设施应能排下层水和表层水,池塘底质以水泥底及铺塑料膜底为佳。
大棚设施:盖大棚以保持良好稳定的气候条件,防止雨水进入,减少水分蒸发,稳定水位。
增氧设施:配备完善的增氧设施,包括充气管道、水车式增氧机、扬水式或叶轮式增氧机等,实行立体式增氧。
蓄水池:建造蓄水池用于消毒净化水质,减少病原微生物感染,并培养有益藻类。
进水的处理
水源消毒:正常水源应在蓄水池消毒并静置3天后使用,采用漂白粉或强氯精进行消毒。
过滤:水源应经过60目筛绢网过滤后再注入池中,以防野杂鱼、虾、蝌蚪、水生昆虫带入池中。
清塘及饵料生物培养
清塘:在水位20厘米时,使用生石灰或漂白粉进行清塘,用量分别为75公斤/亩或15公斤/亩。
培养饵料生物:清塘后需培养饵料生物,如轮虫、枝角类、桡足类及水生昆虫幼体等,为虾苗提供充足的食物。
放养
放养密度:根据池塘条件,每亩放养3万-4万尾虾苗,放养密度一般为10-15万/亩。
虾苗选择:选择生命力顽强、健康的虾苗,放养前需进行淡化处理,使其适应养殖池的盐度环境。
饲料与养殖管理
饲料配给:幼虾阶段以轮虫、枝角类、桡足类及水生昆虫幼体为食,成虾阶段兼食动物性饲料和植物性饲料。
施肥:适时追施肥料,培肥水质,特别是在8-10月克氏螯虾迅速生长阶段,多喂麸皮、豆饼及青绿饲料。
管理:建立巡池检查制度,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防逃防病,做好病害防治和敌害清除工作。
水质监控
水质调节:定期检查水质和池塘状况,及时清理废料和杂草,控制病虫害,合理调节水温和光照。
疾病防治
疾病识别:养殖者需学会识别常见的疾病和病因,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实现高效的海水养殖海虾,提高养殖成功率并降低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