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鱼怎么过冬养殖

欧大百科书 · 2025-01-04 09:02:51

青鱼在冬天的养殖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设障避寒:

在鱼塘的北边打桩,围上草帘或编织袋用作屏障,减轻寒流的侵袭。

施粪升温:

在池塘内施用腐熟畜禽粪肥500千克左右,通过肥料发酵释放的热量来提升水温。

生火制暖:

在夜间使用湿稻草在池塘岸边生火,以提高气温,减轻霜冻的影响。

投放水草:

在冬季往鱼塘内放入适量的水草,让青鱼在草丛中避寒。

放水增温:

在气温较高的晴天中午,将水温较高的浅水塘里的水放入鱼塘内,提高池塘水温。

水质调控:

越冬前期要适当排换部分老水并加注新水,补充碳源丰富的藻类,保持水质肥爽,适时增氧保持水体微流状态。越冬中期要定期施用有益菌和底质改良剂,促进水体中的物质循环和代谢。越冬后期要适时提高水位,减少水体扰动,防止鱼体冻伤。同时要定期检测水体中的溶解氧、pH值、氨氮、亚硝酸盐等水质指标,保证水质清新。一般要求溶解氧≥5mg/L,pH值7-8.5,透明度40-50cm。

饲料投喂:

越冬过程中可根据水温变动情况适当控制饲料投喂。越冬前期可适度投喂饲料,增强鱼的体质;越冬中期要减少投喂次数,每周投喂1-2次;在越冬后期,水温在5℃以上时,可少量投喂精饲料,保证鱼基础代谢。投喂人工配合饲料时,可适当添加酵母菌、乳酸菌、复合水产多维、多糖等,增强鱼的体质和抗病能力,提高越冬期及开春后养殖鱼类的成活率。

养殖操作要谨慎:

冬放的鱼种,在放养前进行鱼体消毒,一般可用高锰酸钾或食盐水浸泡鱼体,杀灭鱼体表病原生物。鱼种培育要根据存塘的密度在越冬前及早进行分塘、并塘,合理越冬期养殖密度,减少鱼体应激。拉网操作要减少频次,避免鱼体受伤,减少水霉病的发生。要定期巡塘检查,发现鱼类活动异常时,要及时检查确定原因,采取针对性控制措施。

日常管理和维护:

每天两次定时投喂,每次喂食量要定量,尽量在1.5小时之内吃完,避免投喂过多。保持水质清洁,定期换水,保持透明度在25-40厘米之间。使用人工打氧设备,确保水中溶氧量充足。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提高青鱼在冬季的成活率和抗病能力,确保养殖效益。

相关推荐

(c)2008-2025 广知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3002720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