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栗林的养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选地
板栗树应选择在土层深厚、肥沃、中性或微酸性、排水良好的土壤上栽植。山区栽植海拔高度一般不超过400米,最好在阳坡栽植,否则结苞少、空苞率高。
整地、施肥
在平地或缓坡地成片栽植的,要全面挖翻整地,然后挖成长、宽各0.8-1米、深0.5-0.6米的坑(穴)。每坑施腐熟有机肥50-100公斤、尿素0.5-0.6公斤、过磷酸钙0.4公斤,充分混合,施入坑内。对酸性较重的土壤,还要施少量石灰。有些土壤有效硼含量低于0.5ppm,因此,每穴还应施入硼肥10-15克做基肥,以防止板栗树因缺硼发生大量空苞,引起减产。
定植
一般平地亩栽40-50株,呈四方形。坡地亩栽60-70株,呈长方形。待树成年后,再进行间伐,或通过整枝,迫使树冠向上发展,以建成速生密植林,有利早期高产。在未成林前,可间作经济作物,实行以垦代抚。定植时间,以11-12月和2月中旬-4月上旬为宜。挖树苗时,要尽量避免损伤根系。远距离运苗时,根系沾上泥浆,用稻草包裹。起苗后要早栽,不能立即栽的先假植。
栗林管理
主要包括水土保持、水肥管理和修枝整形。在板栗树盘挖33cm深的沟,深施有机肥。板栗生长期内,应于2-3月份,6-7月份和8-9月份中耕除草,促进生长结果,“春树、夏刨花、秋季刨地栗个大”。结合中耕刨地施用速效氮肥2-3次。板栗空苞,是缺硼所致,可采取在秋冬环状施肥时施入硼砂0.5kg,或是在花期喷施0.2%尿素、0.2%的磷酸二氢钾,进行根外追肥。板栗整形,一般多采用主干疏散分层形,能使树冠疏散,透气透光良好,有利于树体生长和结实。整形时,定干高度0.8m左右,主干枝继续延长,作中央领导枝,选三个角度为60度的壮枝作为第一层主枝,保持30cm的层内距。随中央领导枝的生长,在距第一层主枝向上1m外选二个和第一层错开的分枝作第二层主枝,在距第二层主枝向上0.6m左右外选1-2个分枝作第三层主枝封顶。同时,在主枝上选留侧枝,第一层每一根主枝上各留3个,第二层各留2-3个,第三层各留1-2个。侧枝要上下交错,避免重叠。以后按疏删修剪法修剪,主要是疏除密生枝、细弱枝、病虫枝和枯死枝,其余枝条一般不修剪。
病虫害管理
板栗树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害,因此需要定期进行病虫害防治。在种植过程中,应注意观察树木的生长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病虫害问题。可以使用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确保板栗树的健康成长和高产。
水分和养分管理
板栗树为需水量较大的植物,在日常生活中要勤浇水,一周两次左右即可。特别在秋冬季节植株吸水性较弱,此时应多浇两次水,以免出现干旱现象。施肥方面,在培植育苗前,需挖好坑并放入腐熟的农家肥作为底肥,以增加土壤的保肥能力。在板栗收获前15天,应进行施肥和水分管理,确保果实膨大期有充足的水分和养分供应。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养殖板栗林,提高板栗的产量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