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子蟹的养殖方法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池塘准备
选择水源充足、水质干净、无病菌的地方建造蟹池。池塘底质以沙泥底质为好,面积以10-25亩为宜,水深1.5-2.0米。在池塘四周挖宽4米、深0.5米的环沟,加高池埂1.2米,每只塘口设置进排水涵洞各1个,每两排塘口建进排水渠道各一条。池塘应选择在潮差较大、潮流通畅、盐度较稳定、池塘进排水方便的位置。最为理想的是位于潮间带,利用潮差纳水,无此条件的场所则以水泵提水。
蟹苗选择
选择规模整齐、体重健壮、附肢齐全、有活力、软壳率小于10%且无病害的蟹苗。放养密度一般80-100只/kg的蟹苗放养密度为1000-1500只/亩为宜。
放养前准备
秋冬梭子蟹收获后,封闸晒池,晾干后,将池底坡形沟垄。3月中下旬,用60目进水网纳水10厘米,每亩用生石灰75公斤,加水化成石灰浆全池泼洒。清池后蟹池的土质和水中的钙含量会增加,有利于梭子蟹的生长发育。在进水50厘米后,施20-25毫克/升的茶籽饼清除害鱼。放养前向池中施入适量的肥料,培育充分的浮游动物,肥料不宜过多,否则使水质肥力过大,对蟹的生长产生影响。
饲料投喂
饲料以低值贝类、杂鱼虾为主,辅之以人工配合饲料。配合饲料中粗蛋白含量为35%至45%,脂肪含量为8%至12%。一般日投喂2至4次,注意全池均匀投喂,减少梭子蟹聚集,以避免它们之间相互残杀。投喂量与养殖密度、梭子蟹的大小及温度等条件有密切关系。一般情况下,日投饵量为蟹重的5-10%,日投2次。投饵量必须四定,即:定时、定量、定点、定质。定时即早晨投喂日饵量的30%,晚上70%;定量,就是要定期测定梭子蟹的数量和重量,以确定合理的投饵量;定点,就是要固定地点投饵,一般将饵料撒在池塘四周固定的边坡上;定质,就是要确保饵料的鲜活,保证质量。
水质管理
主要以调控水质为主,育苗后期开始用EM菌调节水质,同时采用复合碘消毒水体,并用“纤虫净”杀纤毛虫1次。以后每个月用复合碘或生石灰消毒水体、泼洒葡萄糖离子钙和底质改良剂各1次,每半个月泼洒EM菌1次。做到定期检测水质指标并记录,及早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在夏季要随时注意水质的变化情况,一周至少要更换三次水,换水的频率根据气温变化情况所决定。
适时收获
收获时间以秋末前后为宜,当水温降到15℃以下,梭子蟹不再继续增重,应及时收获。收获方法:少量出池时可在夜间用蟹笼或网抄捞取,大量出池时,应干池捕捉。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养殖苏子蟹,并确保其健康生长和高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