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貂的人工养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饲养场地选择
选择地势较高、地面干燥、背风向阳的地方,远离粪坑、厕所、污水坑、垃圾堆及家禽圈窝等污染源。
饲养管理用品准备
包括水盆和食盆、转运用的串笼箱和运输种貂用的运输笼、捕貂网和捉貂手套、小型绞肉机等。
笼箱和貂棚建设
笼箱一般长50~60cm,宽高各为30cm左右,笼底用两块铁丝网拼成,窝箱用1.5~2cm厚的木板制成,底面做成活动式,便于清扫。
貂棚的走向要保证两侧都能平均地获得日照,但不能使阳光直射到棚内,周围修建围墙,高度一般为1.6~2.0m。
饲料与饲养管理
选用优质饲料原料,确保饲料新鲜、卫生、无污染,根据水貂的生长阶段和营养需求合理搭配饲料种类。
饲料种类包括动物性饲料(如畜禽肉、鱼类、乳品、蛋类、蚕蛹等)、植物性饲料(如谷物、豆类、果菜类等)和维生素饲料(如鱼肝油、VE、VB、VC等)。
定时喂食、清理粪便、保持水源清洁,注意观察水貂的生长状况和健康状况,及时调整饲养管理措施。
繁殖与选种
选择优良种貂进行配种,采用人工授精技术提高繁殖效率和后代品质。
加强繁殖期水貂的管理,保证雌貂的营养需求和良好的生活环境,提高受孕率和产仔率。
疾病防治
搞好清洁卫生,注意传染病的侵入,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和驱虫。
注意观察水貂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并治疗可能出现的疾病,如感冒、寄生虫病等。
日常管理与防暑防寒
根据季节变化调整饲养环境,如夏季进行降温措施,冬季进行防寒保暖。
保持饲养环境的通风和光照适宜,避免阳光直射和过度保暖。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进行水貂的人工养殖,确保水貂健康生长,提高毛皮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