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鸡鸭时,养生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保暖
鸭子很容易着凉感冒,因此饲养鸭子首先需要及时保暖。保持鸭舍昼夜温度的温差不超过3度,特别是在小鸭子破壳后的第一个星期内,需要将温度控制在20℃左右,然后随着日龄的增加逐渐降低温度,直到一月后将温度控制在16℃左右。
饮食
应保持清淡饮食,避免饮食单一。多喂食些营养比较高的食物,如高蛋白、易消化的饲料,避免掉毛或出现拉稀等不良症状。
避免潮湿
饲养鸭子忌讳羽毛被打湿,应及时将羽毛晒干或捂干,否则容易掉毛或拉肚子,增加患病风险。
控制饮水
小鸭子破壳后的一天内,要进行初饮,最好在水中加入一点高锰酸钾,以通顺肠胃。在外购种鸭进行了长时间运输的情况下,应在水中加入适量的蔗糖,水温与室温一致。日龄达到两天后,在水中加入适量的速补,增加抵抗能力。
饲料喂养
初饮1-2小时后,可以开始投喂饲料,饲料可以与剩下的米粒与其搅拌投放,一次性不可投放太多,防止腹胀、消化不良。生长两天之后,逐渐改变饲料成分,增加蛋白质等物质,根据小鸭子的日龄逐渐减少饲料投喂的次数。
光照
小鸭子对光照的需求较大,要保持足够的光照,促进进食和饮水,增强抵抗性。根据小鸭子的年龄控制光照时间,0.5-1.5月内的小鸭子每天光照时间不得低于10个小时。
放养
在小鸭子稍微大一些后,可以选择天气好的时候进行放养,增强体质,同时鸭子会自行觅食,有助于健康生长。
疾病防控
注意疫病的防控,特别是寄生虫病,定期进行驱虫和消毒。散养家禽虽然不易生病,但仍需注意环境卫生和防疫措施。
水源清洁
确保水质干净,避免使用污水和夹杂有冰雪的冷水,以减少疾病的发生。
额外补充饲料
虽然散养鸡鸭可以自行采食草籽、虫子等,但饲料中的一些氨基酸、维生素等元素是不足的,需要额外补充,这些可以从商品饲料中摄取。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提高鸡鸭的养殖成功率,保障它们的健康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