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伏天通常指的是 初伏和末伏,它们的天数都是 10天,而中伏的天数则不固定,可能是10天或20天。因此,整个三伏天的时间长度大约在30天到40天之间。
具体来说,三伏天的划分是根据农历和天干地支的纪日法来的。初伏是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中伏是夏至后的第四个庚日,末伏是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由于天干有十个,庚日每十天出现一次,因此中伏有时是10天(当夏至与立秋之间只有四个庚日时),有时是20天(当夏至与立秋之间五个庚日时)。
综上所述,一伏天通常指的是初伏和末伏,每伏10天,整个三伏天大约30到4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