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冬天养殖蝉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提供适宜的养殖环境
温度控制:冬季应保持养殖环境的温度在20-30℃之间,以模拟蝉自然生长环境的温度。
湿度控制:相对湿度应维持在60%-80%之间,以保持适宜的湿度,有助于蝉的蜕皮和成虫羽化。
光照:提供足够的光照,可以使用透明的塑料箱或网箱,保证充足的光照和空气流通。
提供足够的饲料
植物饲料:主要提供杨树、柳树、榆树等阔叶树的树叶,以及根茎类植物如土豆、红薯、山药等。
保持水分:可以在蝉室内放置湿润的海绵或者喷洒适量的水雾,以保持适宜的湿度。
卵的埋殖
埋殖深度:蝉卵的埋殖深度为30-50厘米,必须埋殖在向阳、防冻、土质松软、肥沃、无污染、湿度适宜处。
卵枝采集:在秋季收集带有蝉卵的枝条,进行室内孵化,然后埋殖在网室内的树根部。
养殖场地构建
网室:可以建立大的网室,提供成虫产卵空间,防止成蝉逃跑和敌害捕食。
防护措施:周围用水泥柱或木杆架设围栏,顶部封尼龙网,防止野生蝉进入和天敌捕食。
疾病防控
定期检查:定期检查蝉群的健康状况,发现异常及时进行隔离处理。
生物防治:使用对蝉无害的生物农药进行防治,避免使用化学药品。
日常管理与采收
日常巡视:每天巡视大棚,观察蝉的生长情况,及时清理死亡个体和残余食物。
温度与湿度控制:根据蝉的生长需求进行调节,保持大棚内温度稳定在20-30℃,相对湿度维持在60%-80%。
养殖密度:合理的养殖密度是保证蝉生长的关键,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养殖密度。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在冬天有效地养殖蝉,并为来年的繁殖和收获打下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