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黄鳝的养殖方法如下:
池塘建造
选择向阳、背风、水源方便的地方建池,面积一般以50平方米-100平方米为宜,庭院小规模养殖每口池以10平方米左右为宜,池深1米-1.5米。
池壁顶部要用砖块做成T字型,池坎顶部应高出水面30厘米以上,进、排水管和溢水管一定用铁丝网牢固封闭,严防黄鳝外逃。
池子建好后,池内放入30厘米厚的泥土,再投入石块、砖头,以便黄鳝打洞穴居。
鳝种放养
选择无伤、无病、健壮,体表光滑,体色金黄色的鳝种进行放养。
一般选择每公斤80尾左右规格的鳝苗,放苗前注意先浸泡消毒,每50斤黄鳝苗种使用1瓶盖聚维酮碘带水消毒,剔除病苗,消毒时间15分钟即可。
饲料投喂
黄鳝是以肉食性为主的杂食性鱼类,如小鱼虾、蚯蚓、动物内脏及下脚料、蝌蚪、蚕蛹、螺肉等。
由于黄鳝有昼伏夜出的特性,因此在下午6时-8时投饲为宜,投放的饲料要新鲜,不能投放腐霉变质的饲料。
水质管理
每10天左右,用强微水精翠一包5-8亩,用少量红糖水浸泡活化后,均匀泼洒于水中,可有效调控水质理化指标,并能显著减少换水的频率。
同时要注意换水,一般情况下春、秋每5-7天换水1次,夏天3-5天换水1次,每次换水只可换去1/5-1/4,且进水的温度要尽可能与池水温度一致,温差不要超过3℃。
养殖设施条件
养殖设施条件包括池塘建造、水草布置、饲料搭配、养殖管理、防治、饲养密度和捕捞销售等。
池塘应选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的地点,并确保土壤肥沃、通风良好、阳光充足。
在池塘底部和水边种植适量水草,如空心菜、水葫芦等,以调节水质和为黄鳝鱼提供食物。
饲料应具备营养、适口性好的特点,主要的饲料种类包括活饵、冰鲜饵料和人工配合饲料,投喂时需要根据黄鳝鱼的生长阶段和体重合理搭配各种饲料。
疾病防治
定期观察黄鳝鱼生长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做好预防工作,如定期消毒、避免使用等。
饲养密度
根据池塘条件和黄鳝鱼生长情况,合理控制饲养密度,避免过密导致生长缓慢和传播。
一般来说,每个养殖池的黄鳝数量在100-300条左右为宜。
日常管理
定期清洁养殖池、更换水、观察黄鳝的生长情况等。
在养殖过程中,要时刻注意水质的变化,定期检测水质并进行调整,以保证黄鳝的生长环境良好。
同时,也要注意防止黄鳝逃逸和敌害入侵。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进行缅甸黄鳝的养殖。建议在养殖过程中,严格按照以上方法进行操作,并注意观察黄鳝的生长情况,及时调整养殖策略,以确保养殖成功并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