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鳗的养殖方法可以分为池塘养殖和工厂化养殖两种方式,具体如下:
池塘养殖
池塘设置
池塘面积:0.5亩左右。
排水装置:设置排水装置,并安置30目的纱窗布,防止鳗苗随水流失。
水深:保持在80厘米左右。
地砖:有条件的可在池塘堤顶面铺砌地砖,地板砖向池塘内延伸出5~10厘米,堤顶至水面的距离保持40厘米左右,防止鳗苗逃走。
池塘消毒
清整后:至少经过一周的阳光曝晒,曝晒塘底以淤泥开裂为佳。
消毒:放养鳗苗前10天每亩用150公斤生石灰或20公斤(含有效氯30%)的漂白粉消毒。
试水:放养前进行试水。
放养密度
每平方米水面放鳗苗约0.1公斤。
鳗苗的饲养
前4天:全塘范围内均匀投喂活水蚤或红虫。
第5天开始:训练鳗苗由夜间吃食改为白天吃食,由分散吃食改为集中吃食,由吃天然活饵料改为吃人工配合饲料。
饲料台:在池塘边建饲料台,饲料台上方挂一个60瓦的电灯泡,利用鳗苗夜间趋光的特性,引诱鳗苗摄食。
日间遮阴:在饲料台上搭篷遮阴,造成阴环境,引诱白天喜暗的鳗苗摄食。
投喂时间:逐渐将投喂时间从夜间推迟到早晨至日间,日投饵量为鱼体重的4%~6%。
分疏:每隔1个月左右,将个体小的鳗苗拣出,放在另外池塘中饲养。
水质管理
水质要求:每升水溶氧5毫克以上,池水透明度在40厘米左右,氨态氮含量在2PPM以下,亚硝酸盐含量在0.2PPM以下。
增氧:在池塘中央设置增氧机用以增氧。
混养:可混养一些鲢、鳙、鲤、鲫鱼,每亩可混养50尾左右。
换水:每隔一段时间要换注一部分新鲜水,降低水中氨态氮和亚硝酸盐的含量。
工厂化养殖
池子要求
养殖池为圆角拱弧形水泥池,4米×4米×1.2米,排污口设在池子中央,池底中央和池子四周呈3至5度倾斜角。
池子上方设遮阳网,降低养殖环境亮度,预防鳗鱼应激。
具备地下海水供水设备和增氧设备。
池子消毒
使用消毒剂(如高锰酸钾、漂白粉)对养殖水池进行消毒,消毒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大棚养殖
利用多宝鱼工厂化养殖大棚,大棚养殖面积一般600平方米左右,墙体为砖石结构,棚架为钢管焊接而成。
棚顶覆盖黑毡和塑料薄膜维持棚内温度,降低棚内亮度。
养殖池为5米×5米的长方形水泥池,池深1米,排污口设在养殖池中间。
饲养管理
室内流水养殖模式,采用人工投饵、水温调控、水质调节、倒池分池等技术措施。
总结
星鳗的养殖方法包括池塘养殖和工厂化养殖两种方式,各有优缺点。池塘养殖适合小规模养殖,管理相对简单,适合初学者和初步尝试。工厂化养殖则适合大规模养殖,设施先进,管理精细,适合有一定经济基础和养殖经验的人。选择哪种养殖方式,需根据个人实际情况和养殖条件综合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