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参淡水养殖的方法如下:
水质管理
水温控制:在早春时降低水位以升高水温,促进刺参生长;在高温季节增加水位以降低水温。一般日换水量为20%,高温季节日换水量相应增加。
水质调节:保持水质清洁,定期进行水体交换,控制透明度在50~70cm之间。在水质不良或缺饵时,及时检测水质并进行调整,如增加换水量或使用增氧设备。
底质管理:定期进行底质改良,如使用生石灰泼洒,保持底质清洁,有利于刺参的生长和底栖植物的生长。
苗种选择与投放
种质选择:选择抗逆性强、体质健壮的刺参苗种,建议选用耐高温、耐盐度刺参新品种。
放苗规格:池塘养殖放苗规格以60-400头/千克为宜,放苗密度3000-7000头/亩。海洋牧场底播增殖放苗规格以40-400头/千克为宜,放苗密度500-1500头/亩。
投放时间:在放苗前一个月使用生石灰消毒池塘,之后进行肥水,培养浮游生物及藻类,再投放刺参苗。
池塘设施
遮阳设施:在面积小于100亩的池塘可架设遮阳网,铺设比例不低于池塘面积的2/3,保障空气流通。
降温设施:有条件的池塘可配备降温系统,利用地下井水的降温环管或低温充氧泵等降温设施,进行养殖水降温。
增氧设施:提倡使用纳米管、纳米盘等增氧设施,确保水体中溶解氧充足。
养殖管理
水位控制:高温期控制有效水位大于1.8米,具备换水条件的池塘要尽量换水,一般每次进排水20-30厘米,缓进缓排。
饲料投喂:定期投喂人工饲料,注意投喂量和投喂时间,保持水质清洁和刺参的健康生长。
生物调控:使用微生物制剂调水养水,保持水体中微生物平衡,促进刺参的生长。
疾病防治
赤潮、黑潮、黄潮预防:当透明度达0.5m以下时,必须进行防治,采取生石灰泼撒等措施。
水质异常处理:发现水质过肥或盐度骤降时,要及时采取措施,如加大换水量,保持池水盐度在适宜范围内。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进行刺参的淡水养殖,提高养殖成功率和刺参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