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墟是指 商代后期都城遗址,位于河南省安阳市西北郊洹河两岸,是商朝中晚期的都城遗址,也是世界文明古国中最著名的都城之一。殷墟的称呼来源于商朝晚期的王都,当时这片土地被称作北蒙。自盘庚迁都于此至纣王(帝辛)亡国,整个商代后期以此为都,共经8代12王、254年。年代约当公元前14世纪末至前11世纪。
殷墟不仅包括了宫殿区、墓葬区、手工业作坊区等不同功能的区域,还是商朝文明和文化遗产的重要代表。这里出土了大量的甲骨文、青铜器、玉器等文物,是研究商朝历史和文化的重要物质证据。殷墟的考古发掘工作经历了多个阶段,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至今仍在继续,取得了丰富的考古成果。
1961年,殷墟被公布为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7月13日,殷墟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0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殷墟的由来与商族的历史和图腾崇拜有关,商族以鸟图腾为生育神信仰,而殷墟甲骨文中有“鸟图腾的遗痕”。
殷墟的考古发现不仅对研究商朝历史具有重要意义,还对语言学、文字学、艺术史等多学科产生了深远影响。殷墟博物苑则是展示殷墟文化的重要场所,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参观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