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利店如何优化货架

育儿课堂 · 2025-01-04 11:42:58

便利店优化货架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产品分类与摆放

根据产品款式的分类、产品摆放方式和视觉效果、产品摆放空间的面积等来优化货架管理。目标是使高业绩的产品易见、易找、易选,基本原则是产品的货架面积比例的分配与市场占有率尽量相符。

充分展示商品信息及特色

便利店陈列的最终目的是销售商品,因此在摆放货架时应当结合商品本身的特点,让顾客可以更容易、更快速地发现商品。例如,将促销货架放置在靠近店门的橱窗边或紧挨着收银台打造促销堆头,利用这些顾客流动最频繁的地方,增加促销商品的展示机会。

分类清晰,方便顾客找到

便利店顾客对于购物的便捷性非常敏感,琳琅满目的商品若不进行分类陈列,就会给人杂乱之感。因此,经营者应该把食品与日用洗涤用品、有关联性的两种商品分别摆放,形成衔接,为顾客找到目标商品提供便利。

货架高度与通透性

摆放在不同区域的便利店货架高度应有不同。店铺的中央和入口处要摆放低矮的货架,让光线和空气可以更好地进入,使顾客的视线一览无余。具体来说,便利店中央摆放的货架高度不应高于1.60米,靠墙摆放的货架高度最好在1.8-2米之间,即保持店铺通透,又有效利用陈列空间。

留有足够通畅的通道

摆放货架时,货架之间的距离会形成便利店的通道,而不同区域的货架间距(也就是通道的宽度)要求不同。便利店货架摆放的间距,最少要能保证1-2个人轻松走动。例如,10-30平的小型便利店,货架摆放的间距不应小于0.8米;30-50平的中型便利店,间距在1-1.5米;50-100平的大型便利店,货架可以摆放得稍微疏松一些,1.5-2米最为合适。

起到引导和分散顾客的作用

通过货架的摆放设计,可以引导和分散顾客,使顾客在店内的流动更加自然和顺畅,从而增加顾客在店内的停留时间和购买机会。

货架调整策略

根据商品的不同类型,如功能类商品、目的性商品、冲动性商品和应急性商品,采取不同的调整策略。例如,功能类商品需求弹性小,消费者一般对价格敏感度高,需要定期检查和商品汰换;目的性商品和冲动性商品则需要根据市场趋势和消费者习惯进行及时调整和引进新品。

动线设计

根据便利店的面积和布局,设计合理的动线,如U字形动线、口字形动线、“8字形”摆放和并排摆放等,使顾客在店内的购物路径更加顺畅,提高购物体验。

通过以上方法,便利店可以有效地优化货架,提高商品的展示效果和销售业绩。

相关推荐

(c)2008-2025 广知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3002720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