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鲈鱼的养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和注意事项:
养殖准备
池塘规划:选择面积在6-10亩、水深2米以上的池塘,周围要有充足排换水源,水质要干净清洁,无污染。池塘周围应有交通便利,便于饲料运输和销售。
消毒:在放养前,池塘需进行消毒处理,可以使用石灰或漂白粉,确保池塘内无病原体。
鱼苗暂养和放养
暂养:鱼苗在购买后应先暂养在网箱中,每平方米水体可暂养3000尾鱼苗,根据鱼苗大小调整密度,待其长大后再放入养殖池。
放养:选择优质品种的鱼苗,放养密度每亩约8000尾,放养时间在每年12月初至次年3月,鱼苗需经过淡化处理以适应盐度变化。
投喂管理
饲料选择:鲈鱼是杂食性鱼类,可以投喂小鱼小虾和人工饲料,人工饲料应参杂一些小鱼小虾以满足其正常生长需求。
投喂量:根据鱼的摄食、活动状况及天气变化灵活掌握,水温20-25℃时,日投饵量为存塘鱼体重的6%-8%。
水质管理
水质检测:定期检测水质,保持水温在18-28℃之间,pH值稳定在7.0-8.5之间,确保溶氧充足。
注水与增氧:每周注入新水1次,每次注水量为池水的10%-20%,合理使用增氧机,特别是在晴天中午和阴雨天清晨进行增氧。
疾病防治
定期消毒:定期对池塘进行消毒,预防疾病的发生,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疾病,如出血病、烂鳃病、肠炎病等。
抗应激:由于小苗比较脆弱,需做好抗应激工作,特别是在天气变化频繁时,使用抗应激药物如裕维葆。
其他管理
保温:在低温季节,可以通过提高水位和使用厚保温膜来保持水温。
养殖密度:合理控制养殖密度,避免过度拥挤导致生长受阻和疾病传播。
通过以上步骤和注意事项,可以有效进行非洲鲈鱼的养殖,提高养殖效益和鱼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