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蚂蝗(水蛭)需要以下步骤和注意事项:
养殖环境准备
场地选择:选择避风向阳、排灌方便、水质优良的地方建池。可以使用池塘、稻田、水泥池、沟式或缸式养殖。
池子建设:池高1.8米,注入1米的水,并在池底放置石块和树枝供蚂蟥栖息。对角设置进水口和排水口,并用铁丝网或塑料网布栏住,以防蚂蟥外逃。
水质管理
水源选择:选择天然无污染的水源,避免肥水或农药含量高的水质。保持水质清洁,定期换水,注入新水,清理水中的残饵和粪便。
水质要求:水体pH值在6-8之间,肥水透明度在20-30厘米。高温季节要保证水质清新,并有一定的溶氧量。
养殖密度
适宜密度:每亩池塘可放养幼蛭6-10万条,具体数量根据养殖规模和条件调整。避免过密养殖,以保证水蛭的生长速度和质量。
投喂管理
食物种类:水蛭的主要食物包括螺类、贝类、草虾和动物血液。初期可在养殖场地均匀放置田螺、河蚌,并辅助一些血块喂养。定期投喂,保证食物新鲜。
投喂技巧:观察水蛭的摄食情况,调整投喂量和种类。使用漂白粉或生石灰对饵料台进行消毒,定期移动饵料台。
温度控制
适宜温度:水蛭喜温暖,适宜的水温范围为15-30摄氏度。高温季节要采取降温措施,如种植遮阳植物,保持水温稳定。
疾病防治
天敌防治:水蛭的天敌包括田鼠、蛙类、黄鼠狼、小龙虾、蛇等。雨季应注意防止水蛭外逃,检查排水口是否通畅,防水大溢塘。
疾病监测:定期检查水蛭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疾病和异常情况。
收获与加工
收获时间:水蛭养殖周期一般为半年至一年,根据养殖条件和市场需求选择合适的时间收获。
加工方法:收获后的水蛭可以进行晒干或加工成干制品,供药用。
通过以上步骤和注意事项,可以有效地养殖蚂蝗(水蛭),并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