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反相液相色谱

熠佑教育 · 2025-01-04 12:08:14

反相液相色谱(RP-HPLC)是一种液相色谱技术,其核心原理是利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极性的差异来分离混合物中的组分。具体来说:

固定相:通常是非极性材料,如硅胶表面键合疏水基团(如十八烷基链)。

流动相:是极性溶剂,如甲醇、乙腈等,其极性通常大于固定相。

在RP-HPLC中,溶质分子会根据它们与固定相和流动相的相互作用力(主要是极性相互作用)而在色谱柱上移动,极性较大的溶质分子移动速度较快,因此被较早洗脱。

反相液相色谱因其高效、高选择性和广泛的应用范围,在现代液相色谱分析中占据主导地位,适用于分离非极性、极性或离子型化合物,包括生物大分子、蛋白质和酶的分离分析。

相关推荐

(c)2008-2025 广知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3002720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