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鱼在冬眠期间的养殖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科学投饲
投喂饲料:要保证黑鱼吃饱,同时兼顾养殖环境不受污染和节省成本。水温低于15℃时少投,低于8℃时不投;风和日暖时多投喂,大风暴雨气压低时不投喂;水质好时多投喂,水质恶化不投喂。进入秋冬时节后,水温开始降低,应在饲料中补充添加VC、VE等抗应激添加剂,以提高抗病免疫力,增进生长,提升成活率。
投喂方法:投喂前将VC和VE溶入清水中,搅拌匀称后吸附于饲料投喂,也可以添加商品复合维生素制剂。早春时节,黑鱼消化汲取机能处于恢复期,投喂量应适量,避免过量投喂。
保持良好的水质
水位管理:越冬期间要保证冰下有1.5米以上的稳定水位,漏水严重的池塘不宜作越冬池。保持水位线最低在1米5以上,勤注水,缓缓注入,避免水波动过大。
水质监控:保持池水肥度,通过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维持水中溶解氧。定期检查水质,如发现水质变色、浑浊、变黑或有腥臭味,应及时更换新水。越冬期间下雪后要扫除冰面积雪,保证透光性。
池塘处理与管理
清塘消毒:冬季清除池塘内淤泥1/3,晾晒十天,再用生石灰泼洒清塘,然后注入新水。注意每次注水量在池塘的1/10,避免水位差距过大引起应激反应。
食台建设:池内建一个用铁丝制成的食台,规格为0.3×0.4米,固定于岸边水中,每亩池塘建1-2个食台,便于投喂和观察鱼类的摄食情况。
病害防治
定期检查:虽然冬棚可以稳定水温,但仍需定期检查黑鱼的肝脏健康情况,增强免疫功能,确保越冬安全。
温室环境优化
水源管理:保证有充足且清洁的水源,溶解氧含量保持在5毫克每升以上,pH值介于7至8之间,透明度达到30厘米以上。
清洁消毒:放养前对池塘进行彻底清洁和消毒,等待至少7天再注入新鲜水,确保消毒剂完全分解。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保障黑鱼在冬眠期间的养殖效果,提高其成活率和生长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