柞蚕的养殖过程可以分为以下七个步骤:
制种
起点温度:10℃,逐渐升温至22℃。
交配:在避光安静环境中,雄雌蛾交配,温度控制在20-20℃,24小时后分开。
选卵:人工将雌蛾装入纸蛾袋,进行显微检验,剔出带有微粒子病毒的卵纸,并用火烧掉。
孵化
剥卵:将优良的卵纸进行剥卵,并进行浴洗消毒。
装盒:将卵放入孵卵盒中,温度控制在18-22℃。
放螟
蚁蚕:孵出蚁蚕后,在河边向阳的沙滩扎上栗树或姜子小嫩枝,放入蚁蚕。
转场
初期:7-8天后,将带蚁蚕的树枝放入竹编蚕筐,转入蚕坡。
眠期:6-7天后转三眠场,10-12天后转大眼场,15天后转入茧场。
摘茧
时间:在茧场中经过15天,可摘茧储藏。
剥茧:摘茧后剥茧,将蚕放入茧箔上卷好,躺在通风凉爽的室内。
保苗
小蚕期:防止敌害如鸟类、虫害等对稚蚕的危害,及时进行捕杀和药物毒杀。
剪移和匀蚕
剪枝:将分布过密的蚕调整到邻近无蚕或少蚕的柞树上,以利摄食和栖息。
匀蚕:确保蚕儿饱食良叶,避免蚕儿串枝跑破,诱发蚕病。
建议
养殖环境:选择地势平坦、阳光充足、排水良好的地方进行放养,同时要避免农药和化学物质的污染。
季节选择:根据地区的小气候,选择适宜的收蚁时间,确保前批茧不飞蛾,后批蚕不受冻。
管理:在整个养殖过程中,要定期进行蚕场的清理和消毒,防止病虫害的传播。
技术环节:重点做好孵卵、放养、匀蚕、移蚕和结茧等环节的管理,确保柞蚕的生长和发育。
通过以上步骤和注意事项,可以有效提高柞蚕的养殖成功率和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