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豚鱼苗的养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池塘选择与清整消毒
选择水源充足、水质无污染、周年水温变化较小的地点建池。
冬季或农闲时排干池塘中的水,挖出底泥并自然曝晒。
使用生石灰、漂白粉等清塘消毒,一星期后蓄水放鱼,并施足基肥。
鱼种放养
鱼种在室内培育到1.2~1.5厘米,亩放1~2万尾,运输时间控制在7~8小时内以保证成活率。
放养时温度应在18℃以上,注意袋内外温差不宜过大。
饵料投喂
鱼种全长3厘米前,每亩池塘每天投喂1千克黄豆浆以繁殖浮游生物。
鱼种全长3厘米后,投喂粉碎的花生麸(40~60目颗粒),每天每万尾用量500克,分两次投喂。
鱼种全长2.0~5.0厘米时,将蛋白质含量32%以上的配合饲料粉碎成10~20目的颗粒,每天投喂量为鱼苗总重量的8%左右,分两次投喂。
水质调控
根据水色、水质、透明度、溶氧及鱼虾活动情况不定期加注新水,每月大换水一次以改善水质。
注意水体温度变化,保持水温在19~20℃之间,并使用充氧缓流水。
适时分养
不同大小的鱼种抢食能力差异较大,应每30~45天进行一次分养,避免大个体攻击小个体。
分稀培育
鱼种下塘20天后规格可达3厘米,此时应用鳗料做成黄豆大小的软颗粒,投喂在滩上以驯化鱼种吃食鳗料的习惯,并进行大规格鱼种培育。
日常管理
每天早晚各巡塘一次,观察水质、鱼苗活动和吃食情况,及时捞出病鱼、死鱼,检查堤埂和排水口是否完好,防止逃鱼。
疾病防治
定期检查鱼苗的健康状况,发现疾病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提高海豚鱼苗的养殖成活率和生长速度。在整个养殖过程中,保持水质稳定、控制适宜的水温、合理投喂饵料、适时分养和及时防治疾病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