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梅怎么养殖

一点快懂 · 2025-01-04 12:39:23

寿梅的养殖方法如下:

土壤基质

寿梅偏好疏松、透气且肥沃的土壤环境,理想的土质应为中性和略微偏酸。

在碱性或黏土质的土壤中,寿梅的生长表现不佳。

在原盆栽培中,常用的介质包括赤玉土、泥炭土和火山岩等,这些材料有助于提供适宜的生长条件。

为了增强土壤肥力,可以在基质中添加骨粉或饼渣作为基肥。

光照与温度

寿梅适应于湿润且凉爽的气候,对充足的日照有较高的需求。

该植物能够承受较低的温度,但不宜暴露在高温环境中,最适宜的生长温度范围是15°C至25°C。

夏季期间,为了避免强烈阳光直射,应采取适当的遮荫措施。

浇水

平时浇水以维持土壤半墒状态为佳,雨季注意排水,防止土壤积水。

干旱季节及时补充水分,开花期间,土壤保持适度干旱,不宜浇水过多。

盆栽腊梅在春秋两季,盆土不干不浇;夏季每天早晚各浇一次水,水量视盆土干湿情况控制。

施肥

每年花谢后施一次充分腐熟的有机肥。

春季新叶萌发后至6月的生长季节,每10—15天施一次腐熟的饼肥水。

7—8月的花芽分化期,追施腐熟的有机肥和磷钾肥混合液。

秋后再施一次有机肥。每次施肥后都要及时浇水、松土,以保持土壤疏松,花期不要施肥。

盆栽腊梅,上盆初期不再追施肥水,春季要施展叶肥,每隔2—3年翻盆换土一次,在春季花谢后进行,同时换掉1/3的盆土。

整形

乔木状树形:在幼苗期选留一枝粗壮的枝条,不进行摘心培养成主干。当主干达到预期的高度后再行摘心,促使分枝。当分枝长到25厘米后再次摘心,使其形成树冠,随时剪除基部萌发的枝条。

丛状树形或盆栽:幼苗期即行摘心,促其分枝。冠丛形成后,在休眠期对壮枝剪去嫩梢,对弱枝留基部2—3个芽进行短截,同时清除冠丛内膛细枝、病枯枝、乱形枝。对当年的新枝在6月上中旬进行一次摘心。园艺造型一般萌芽时动刀折整枝干,使之形成基本骨架。至5—6月份可用手扭折新枝。基本定型后,还要经常修剪,保持既定型式。

修剪

生长季:抹芽、摘心。腊梅叶芽萌发5厘米左右时,抹除密集、内向、贴近地面的多余嫩芽。在5—6月旺盛生长期,当主枝长40厘米以上,侧枝30厘米以上时进行摘心,促生分枝。在雨季,及时剪去杂枝、无用枝、乱形枝、挡风遮光枝。

花前修剪:在落叶后花芽膨大前,对长枝在花芽上多留一对叶芽,剪去上部无花芽部分,疏去枯枝、病虫枝、过弱枝及密集、徒长的无花枝和不作更新用的根孽。要小心操作,避免碰掉花芽。

花后补剪:疏去衰老枝、枯枝、过密枝及徒长枝等,回缩衰弱的主枝或枝组。对过高、过长、过强的主枝,可在较大的中庸斜生枝处回缩,以弱枝带头,控制枝高、枝长和枝势。短截一年生枝,主枝延长枝剪留30—40厘米,其他较强的枝留10—20厘米,弱枝留一对芽或疏除。花谢后及时摘去残花。

繁殖

寿梅可用扦插、嫁接、压条和播种等方法繁殖,一般多用扦插繁殖。扦插在5月进行,插穗选用5年以上母株上的健壮枝,基部带踵,剪去

相关推荐

(c)2008-2025 广知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3002720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