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稚鹌鹑怎么养殖

王十年思考 · 2025-01-04 12:40:04

鹌鹑幼鸟的养殖方法如下:

开食

鹌鹑在开食之前需要在饮水中添加开口药,连续使用3-5天,以减少应激反应、提高体质和降低死亡率。

开食时间一般在出雏后的24~30小时,第一次喂料时,应将饲料均匀地撒在旧报纸或油布上,让所有的幼鹑都能吃上。开始喂食时多数幼鹑不会啄食,需耐心引导。

注射疫苗

鹌鹑雏鸟体质较弱,需要及时注射较多的疫苗和预防药物,根据当地疾病的流行选择合适的疫苗接种,但不能同一天接种两种疫苗。

温度控制

孵化后的3天内温度控制在36-37℃,4-10天32-35℃,之后每周下降2-3℃,直到环境温度保持在22-25℃。

育雏期间,温度要灵活掌握,总的原则是:小雏宜高,大雏宜低;小群宜高,大群宜低;早春宜高,晚春宜低;阴天宜高,晴天宜低;夜间宜高,白天宜低。

湿度控制

鹌鹑育雏前期湿度60-65%,随着排泄量增加,湿度要降至55-60%。

保持育雏室空气流通,及时清除粪便,防止潮湿。

饮水

雏鹑出壳后应先饮水,一般第一天饮用5%葡萄糖水溶液,第二天饮0.05%的高锰酸钾水,以后每周饮高锰酸钾水一次。

饮水器要终日不断供应,保持水清洁,防止污染。

饲料

1-7日龄的幼鹑日喂6-8次,以后逐步降低饲喂次数,并适当加以控制。饲料中粗蛋白质含量应保持在26%-27%,随着日龄的增长,逐渐降低至19%-20%。

饲料内可加喂熟鸡蛋黄、多种维生素和适量微量元素,以及少量抗菌素,以预防疾病和促进生长。

光照

雏鹌鹑在育雏器内适应了环境并得到饮水后,可以开始给予光照,24小时光照有助于熟悉生活环境,充分采食和发育。之后可逐渐改为自然光照和早晚补充光照。

卫生与疾病防治

保持育雏室及食槽、水槽的清洁和消毒,及时淘汰生长发育不良的弱雏,发现病雏要及时隔离。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养殖鹌鹑幼鸟,确保它们健康成长。

相关推荐

(c)2008-2025 广知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3002720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