溜得鸡的养殖方法如下:
品种选择
选择适应本地环境的品种,如当地芦花鸡、杂鸡或九斤黄等,这些品种适应性强,觅食性强,抗病力强,野性足,适合野外饲养。
饲养场址
选址应远离市区和工业污染源,地势高燥,背风向阳,水源充沛,交通便利,便于饲料和产品运送和加工。
饲料开发
溜达鸡多数时间不喂全价配合饲料,而采用粉碎的玉米、糠麸、青草、野菜等作为主要饲料。在饲料中适当添加一些蛋白质饲料资源,如豆科牧草、蚯蚓、蝇蛆等,以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
饲养管理
雏鸡培育:采用火炕育雏,第一周育雏温度为32~35℃,以后每周降低2~3℃,30日龄前后当室温达18~21℃时即可脱温。育雏室相对湿度为65~75%,以后保持50~60%。
放牧地选择:将鸡散养在自然环境下,如林地、果园、草地等,让它们自由活动、自由采食。在放牧过程中,鸡会捉昆虫、觅草籽、嫩草等,补充营养。
补料:雏鸡在舍内饲养4周后,体重达到200克左右,此时改为小围栏散养,并逐渐减少补料次数,最终实现自由采食。
防疫措施:在散养环境下,鸡容易跑丢和受到其他动物攻击,需做好防护工作,禁止外来人员和动物进入养殖区域,进入人员和车辆要做好消毒工作,避免病菌交叉感染。
温度和湿度控制
育雏期适宜温度为第1周32℃~35℃,以后每周下降3℃,4周后脱温,舍内温度保持在25℃左右。湿度方面,10日龄前为60%~70%,10日龄后为50%~60%。
光照管理
育雏第一周要求24小时光照,以促进雏鸡昼夜采食和饮水,以后每周减少2小时,直到夜间不开灯。
通风和密度
加强通风,减少舍内的有害气体及尘埃密度,补充新鲜空气,保持舍内的气流速度,并调节舍内的温度和湿度。饲养密度根据鸡日龄不同而有所调整,如30日龄地面或网上平养为每平方米30只左右,50日龄以上为每平方米8只左右。
通过以上方法养殖溜得鸡,可以确保鸡群健康、肉质鲜美,同时生产出绿色有机的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