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养殖海参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水质调节
保持水质清新,控制池水透明度在50cm~70cm,及时清理青苔和杂草。
使用聚维酮碘对水质和底质进行消毒,每天14:00开增氧机30min~60min,不具备增氧设施的池塘每10d~15d施用1次增氧剂。
选择在晴天的中午或午后少量多次换水,每次换水以不超过总水体的10%~15%为宜。
底质改良
秋季海参池塘养底越早越好,底环境好可以减少海参问题,促进海参早出礁、摄食好,不耽误售卖。
使用碧水安、水产诱食酵母、酵素改底1号等改善水质和底质;并处理敌害。
经过一个夏季,参圈底部沉积了大量有机质,建议使用“彻底或底加氧”化学类改底产品,快速转化,改善底部环境。
温度控制
海参适宜生长的温度在6—20℃区间,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影响海参的活力和摄食。
盐度控制
海参适宜生存的盐度为18—35‰,最佳生长盐度为27—32‰。
投喂管理
海参下礁前期,底部天然饵料充足的参圈要控制好人工配合饲料的投喂量,避免盲目加大人工饵料,造成水质污染,建议前期以池塘原有天然为主人工配合饲料根据海参摄食情况适当添加。
海参夏眠后,消化功能下降,投喂人工饵料时使用“丁酸梭菌+整肠生”连用3—5天,加强营养,修复消化系统,快速恢复体质。
敌害防治
海参下礁前人工打捞办法清除水体敌害,不建议使用药物杀处理,容易造成锥螺泛滥,水草泛滥。
使用药物
海参出爬前防底热,臭底,出爬率低每5-7天泼洒一次底立安。池塘水温达到23°C左右时每7-10天泼洒解毒应激康,直到海参大量出爬。
摄食期底改用药,选分解能力强,含量高的生物底改颗粒——底立佳,每个月用2-3次。摄食期发酵料用药:利饵肽+益菌多+诱食促长酵母。发酵芽孢乳酸菌:利饵肽+益菌多+促食消化菌+红糖。放苗前用解毒安,放苗时用解毒应激康,放苗后投喂发酵过的饲料补充营养。
缓降水位
水位下降根据水体温度变化建议调控水位如下:水温24℃降到1.2米,水温20℃降到1.0米左右,水温15摄氏度0.8米左右,水温10℃,抬高水位至1.0米,水温低于5摄氏度,水位抬升至1.5米以上。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解决秋季海参喂养中遇到的问题,确保海参的健康生长和顺利越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