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脚土鸡怎么养殖

教育身边事 · 2025-01-04 13:06:30

矮脚鸡的养殖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场地选择

选择地势高燥、开阔、水源充足、水质符合无公害饮用标准、交通方便、无污染的地方。如杨梅林、柑橘林、大片的桃林、人工草地等。场地内要有避雨遮阳的鸡舍设备,以供鸡群栖身攀宿。

鸡舍建设

鸡舍应避风向阳,防山水,防兽害,简易适用,易消毒清扫。饮水补饲装置根据放养鸡的数量和放养场面积,每80~100只鸡配置1个饮水器,同时设置饲槽料桶,保证鸡采食补料。

温度控制

雏鸡阶段需要较高的温度,以保持体温稳定,促进生长发育。一周龄的小鸡适宜30℃左右的气温,二周龄的小鸡适宜20℃以上的气温,一个月后就能适应室外的气温。成年鸡每日需要达到15个小时的光照时间,以提高其受精率。

湿度控制

鸡适宜相对湿度为60%~65%。在鸡舍内安装紫外消毒照射灯以及保温灯具,保持鸡舍内干燥和通风换气良好。

光照管理

成年期的矮脚鸡每日需要达到15个小时的光照时间,以提高其受精率。每笼矮脚鸡需要按照1:4的比例来配比公母。

饲料与饲养

雏鸡出壳后24小时开始喂食,最好喂容易消化的饲料和一定数量的青绿饲料。头三天内可让小鸡自由采食,尽快使小鸡学会觅食。三天以后,每天喂6次,再往后,次数逐渐减少。饲料要拌成半干半湿状态。喂青绿饲料,开始可以少一些,以后可以多一些,但最多不要超过总饲料量的40%。

放牧管理

雏鸡出生后约1个月左右,体重达到0.25~0.3千克,并在天气温暖的时候,将雏鸡分批放养到山坡草地上。放牧地点由近到远,放牧时间逐渐延长。在最初几天的放养中,可以在补饲的饲料或饮水中添加适量的维生素C或复合维生素,以防止应激。

疾病防治

定期对鸡舍进行消毒,保持鸡舍内干燥和清洁。注意观察鸡群的觅食情况,并根据不同季节确定补饲次数,通常每天补饲1~2次,饮水2~3次。注意天气预报,遇到恶劣天气时,及时将鸡只赶回鸡棚内。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细致管理,可以有效提高矮脚鸡的养殖成功率和经济效益。

相关推荐

(c)2008-2025 广知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3002720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