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盆栽的养殖方法如下:
温度条件
不同观叶植物对越冬温度的要求不同,有一定抗寒能力的植物有花叶常春藤、天门冬等;抗寒能力稍弱的有燕子掌、文竹、花叶芋、变叶木、发财树等。
组合盆栽最好放置在有暖气的房间,温度不低于15摄氏度最佳。
水分控制
入冬后,观叶植物生长基本停滞,需水量也大大降低。有暖气的房间内空气干燥,需要补充一些水分,浇水应掌握见干见湿的原则,盆土干了,就需要及时补水,平时也可以往叶片上喷一些水雾。
通风透气
平时天气晴好的时候,注意打开门窗进行通风,以调节室内的空气湿度,避免植物发生一些病虫害,冬季一般选择上午10点至下午2点之间最好。
适量光照
在天气晴朗的时候,需要把组合盆栽摆在能够接受到阳光照射的位置,或者能够接受到散射光的位置,还要及时擦拭叶片上的灰尘,利于植物正常生长。
制作原则
特性相近原则:做组盆的不同植物之间,原则上一定要有相同的耐寒性、耐热性,要有同样的光照要求、同样的水肥要求。
色彩和谐原则:在组盆的时候最好能确定一个主题色,比如在寒冷的冬季,红或黑叶的观赏草、开橙红色系花的植物都是不错的选择,而在夏季,就建议使用明快清亮的浅色调。
错落有致原则:最好的盆栽应该有高、中、低,甚至还可以有垂挂下来的部分,使高低错落有层次感。
养护要点
光照:以观叶植物为主的盆栽,烈日是大忌,应放在屋内有散射光的地方;如果以观花植物为主,应放在阳光照射充足的地方。但是无论何种组合盆栽都建议有间隔地晒太阳,同时有规律地转动花盆,让每一面的植株受光均匀。
浇水:春夏季的混植盆栽植物多,水分消耗快,在气温到了20度以上时,天晴的话通常都需要看情况每天浇1~2次水。冬季温度低,水分消耗慢,酌情进行浇水。梅雨季节要注意通风避雨。
施肥:不要整体施肥,容易导致植株生长过快,破坏视觉效果。初试组合盆栽,不妨从数量较少的简单搭配开始,植株也尽量选择不"娇气"的,如仙人掌、景天类等;植株的叶片、色彩搭配是个长期探索的过程,初试者不妨把花器填充满,一般说来饱满的盆栽视觉上相对好些;如果花器较大,建议把不同的植株先放在小花器内,然后再放进大花器,上面盖点小石子并不破坏整体美观,万一要更换其中某一株也相对方便。
病虫害防治:病虫害预防重于治疗,细心养护植物,增强其抗病能力,掌握常见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在病虫害流行时期采取措施做好预防。一旦发现植物感染病虫害,要及时处理,一般采用修剪残枝、枯叶并集中销毁的方法,或采用擦拭、水冲等物理方法,还可选用低毒环保的药剂进行适当的化学防治。淘汰感染病虫害严重且观赏价值低的植物,用新的植物材料进行更换,展现良好的组合盆栽景观。
栽培形式
平面栽培:对于光照、水分、土壤等生长条件有相同要求的植物,并且在种植时需要注意盆器底部及各空隙处要补充填满培养土(或基质),并用工具将培养土(或基质)压实。这样可以保证观赏期的一致性。
立面栽培:有很多特殊的优点,最吸引人的还是它们的飘逸之美,茂密的枝叶,从上而下,或长或短,称之为绿瀑最为合适,悬于室内,置于桌角,微风吹过,轻轻起舞,顿生一种田园意境,为单调寂静的厅堂增加鲜活之气。另外一个特点就是它只占据高处空间,不影响在地面活动或物品摆设,有利于室内有限空间的合理利用,并且能够起到立体装饰的作用。
通过以上步骤和技巧,你可以更好地养殖组合盆栽,使其保持长久的观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