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电池的内阻是指 电池在工作时,电流流过电池内部所受到的阻力。根据测量方法的不同,内阻可以分为交流内阻和直流内阻。由于充电电池内阻很小,测直流内阻时由于电极容量极化,产生极化内阻,故无法测出其真实值,而测其交流内阻可免除极化内阻的影响,得出真实的内值。
蓄电池的内阻包括以下几部分:
正负极板的电阻:
正负极板上的活性物质和导电剂等组成的电阻。
电解液的电阻:
电解液的电阻主要来源于其粘度和离子电导率。
隔板的电阻:
隔板对离子流动形成阻力,影响电池的内阻。
连接体的电阻:
连接体包括极柱、连接条等,其电阻也会影响电池的内阻。
测量蓄电池内阻的方法有多种,包括:
直流内阻测量:
通过向电池施加直流电压,测量其端电压的方法。由于极化内阻的存在,这种方法难以测得真实值。
交流内阻测量:
通过向电池施加交流信号,测量其交流电压和电流之间的相位差,从而计算出内阻。这种方法可以免除极化内阻的影响,得出较为真实的内值。
对于锂离子电池而言,内阻分为欧姆内阻和极化内阻。欧姆内阻由电极材料、电解液、隔膜电阻及各部分零件的接触电阻组成。极化内阻是指电化学反应时由极化引起的电阻,包括电化学极极化和浓差极化引起的电阻。
降低电池内阻可以改善电池的性能和寿命,例如通过使用功能涂层对电池导电基材进行表面处理,可以降低内阻,提高电池的倍率性能和循环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