柞蚕的养殖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选购与保存卵
选择健康、无病、遗传性状良好的柞蚕卵,卵粒大饱满,颜色正常,无病虫害。
将卵存放在阴凉、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建议保存在2-3℃的环境中,以延长孵化时间和保持卵的品质。
养殖场地选择与整理
选择地势平坦、阳光充足、排水良好的地方进行放养,避免农药和化学物质的污染。
养殖场地应通风良好、水源方便、远离污染源,并确保场地卫生整洁,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在放养前,应对养殖场地进行整理,包括清除杂草、修补围栏、平整地面等。
放养器具准备与消毒
根据放养规模和方式,准备相应的放养器具,如蚕筐、蚕架、防蝇网等,并确保器具质量和卫生状况良好。
在放养前,应对放养器具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可采用热水烫、日光晒、药剂消毒等方法,确保消毒液符合环保要求和安全标准。
放养技术
放养密度:根据地形和树龄,规划合理的放养密度,确保柞蚕生长良好且不影响树木生长。
蚕座规划:根据放养密度和地形,规划合理的蚕座,确保柞蚕生长环境良好且便于管理。
匀蚕:用腹足倒抓柞枝,将分布过密的蚕调整到邻近无蚕或少蚕的柞树上,以利摄食和栖息,一般从2龄开始进行。
移蚕:在适当的时候,将蚕移至专门的茧场,任其自行结茧,同时加强管理,防止鸟、兽危害。
采茧
在5龄末期,当出现少量熟蚕时,即可将蚕全部移至茧场,任其自行结茧。
采茧时要注意保护蛹体,避免损伤,采后即将柞叶剥去,避免在雨天、露重和高温时采茧。
孵卵
孵卵时间与柞叶萌发生长情况相适应,春蚕在放养前15日左右,蛹经感温后于茧内羽化成蛾,秋蚕在放养前8~11日进行。
孵卵温度:春蚕适温为20~22℃,秋蚕适温为22~26℃,相对湿度春蚕为70~75%,秋蚕为75~90%。
孵卵前或孵卵中可用药液进行卵面消毒,卵鸣结束后第4天,蚁蚕即破壳而出。
室内饲养
对于1~2龄幼虫,可以将鲜嫩柞枝采回,用土坑加温或用塑料薄膜覆盖在室内饲养,然后吐丝结茧。
室内饲养面积小,管理方便,可避免虫、鸟、兽、风、雨、干旱、低温等的侵害。
合成袋室内养蚕
利用牛皮纸和塑料薄膜制成的合成袋,人为创造适宜稚蚕生长发育的环境,提高产量和缩短龄期。
合成袋室内养蚕需要选用无毒的聚乙烯塑料薄膜和牛皮纸,缝合成养蚕袋,并进行严格消毒。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养殖柞蚕,并确保其健康生长和高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