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皮蚯蚓的养殖方法有多种,以下提供几种常见的养殖方式:
桑园养殖法
选地势较平坦、能灌能排的桑园,沿桑树行间挖宽40cm、深20~25cm的沟槽。
加入初步腐熟的有机肥料,如马牛粪、秸秆、杂草、猪羊粪、枯树叶、烂草等,每亩约加有机料5000~7500kg,上面覆土10~15cm。
放入种蚓进行养殖,投放数量视蚓种和个体大小而定,行间可种植绿肥或青饲料,每隔5行开一排水沟,保持土壤含水量在30%左右。
饲料田养殖
选择地势平整的饲料地,如种植聚合草、蚕豆及其他常年青饲料地。
每隔10行开一灌水和排水沟,在聚合草行间,开宽、深各15~20cm的沟槽,槽内施人有机饲料,上面覆土10cm左右。
放入青蚯蚓进行养殖,经常注意灌溉或排水,保持土壤含水量在30%左右。
菜园养殖法
菜园水肥条件充足,管理精细,最有利于蚯蚓的生长和繁殖。
每亩施人7500~10000kg优质有机肥或腐熟的烂菜、垃圾等,在菜苗出土后,投放种蚓进行养殖。
应减少化学氮肥和某些农药的施用,成蚓可结合蔬菜管理分期采收。
果园养殖法
利用果树下的空地养殖蚯蚓,既充分利用土地又促进果树生产。
方法类似桑园养殖法,如在果树下沿树行堆积宽1.5~2m、高0.4m腐熟的牛、马、猪粪,作为蚯蚓养殖床,每养殖床之间留一走道,每隔2个养殖床开一排水沟。
在养殖床饲料面上用稻草或麦草覆盖,保持湿度60~70%,雨天用塑料薄膜盖好,防止雨水浸泡。
防空洞养殖
选择地势高爽、排水良好、暖和通风、无污染、无惊扰的地方,如露天堆肥养殖。
把未经发酵的牛粪、马粪、猪粪做成高15-20厘米,宽1-1.5米,长度不限的堆肥,放入蚓种,盖好稻草,遮光保湿。
夏季需在养殖坑上面搭棚遮阴,防止温度过高;冬季则要搭建简易的塑料棚,提高坑温,保护蚯蚓安全越冬。此外,还要做好防鼠、防蛙、防蛇等工作。
养殖环境的选择与准备
场地选择: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远离污染源的地方作为养殖场地,最好是有遮阴条件,避免阳光直射。
土壤选择:蚯蚓喜欢生活在富含有机质的土壤中,理想的土壤应该是壤土或沙壤土,pH值在6.5-7.5之间。
养殖床的搭建:使用木板或塑料板搭建养殖床,床宽通常为1-1.5米,长度根据场地大小和养殖规模而定,床高一般为15-20厘米。
蚯蚓的饲养管理
饲料管理:蚯蚓的饲料可以是各种有机废弃物,如作物秸秆、禽畜粪便、厨房垃圾等,这些废弃物需经过发酵处理,以减少病菌和寄生虫的含量。饲料应均匀地撒在养殖床上,避免堆积,投喂量应根据蚯蚓的生长情况和环境温度调整,一般每3-5天投喂一次。
温湿度控制:蚯蚓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5-25℃,湿度需要保持在70%-80%。在夏季,可以通过遮阳、洒水等方式降温;在冬季,则需要采取保温措施,保持温度稳定。
通风换气:定期打开养殖床的覆盖物进行通风,以保持空气流通,防止有害气体积累。
收获与销售
收获时机:蚯蚓的收获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和养殖周期来决定,通常,蚯蚓生长3-4个月后即可进行第一次收获。
收获方法:收获时,大的蚯蚓可以捕捉出来,也可以让它们自行爬出养殖床。收获后,应及时清理养殖床,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