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章句》是儒家经典《中庸》的注解,由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编著。《中庸》原是《礼记》中的一篇,相传为孔子的孙子子思所作,是儒家学说的重要论著之一。朱熹的《中庸章句》将《中庸》的原文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和阐述,使其成为儒家学说的重要教材,对后世的儒家教育和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庸》强调的是在日常生活和行事中寻求适度与平衡,即“中庸之道”,主张通过个人的道德修养达到和谐共处的理想状态。
《中庸章句》中的一些核心观点包括: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君子之道费而隐,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
《中庸章句》与《大学》、《论语》、《孟子》一起被称为“四书”,是儒家思想体系中非常重要的经典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