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乌骨鸡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品种选择
根据市场需求和饲养难易程度选择合适的品种,如白羽乌骨鸡、黑羽乌骨鸡等。
养殖条件
鸡舍设计:鸡舍应座北朝南,通风良好,地势干燥,门窗用网罩好。育雏室要有半米高的水泥围墙,严禁有鼠洞。
消毒防鼠:育雏前,育雏室和用具要用消毒剂喷洒消毒,食槽要清洁无鼠洞。
保温控湿:雏鸡绒毛稀短,不能抗寒,因此要保证合理的育雏温度和湿度。1周龄内的鸡,温度为34-32℃,湿度为65-60%;1-2周龄的鸡,温度为32-28℃,湿度为65-60%;2-3周龄的鸡,温度为27-25℃,湿度为65-60%;3-4周龄的鸡,温度为25-23℃,湿度为60%;4周以后温度为20℃左右,湿度为60%。
饮水开食
雏鸡出壳20小时后,先饮水后开食。初期饮水应用5%至10%的白糖水,10日龄前的雏鸡应饮温开水,水温与室温相近。
饲料与饲养
乌骨鸡为杂食性鸟类,饲养时要注意提供多样化的饲料,满足其营养需求。育雏期饲料中应添加氯霉素或新诺明等广谱抗菌药物,预防白痢病。
育成期饲料要求粗蛋白为17%,粗纤维小于6%,钙为0.7%至1.2%,磷为0.55%,氯化钠为0.3%,水分小于14%。
疾病防控
定期对鸡舍和设备进行消毒,合理使用药物,预防疾病的发生。
观察鸡群的健康状况,及时处理个体差异和疾病问题。
饲养密度
合理掌握乌骨鸡生长时期的密度,避免浪费饲料,提高生长速度和肉料比。1至10日龄,密度为40至50只/平方米;10至20日龄,密度为30至40只/平方米;20至30日龄,密度为25至30只/平方米;30至60日龄,密度为20至25只/平方米;60至90日龄,密度为15至12只/平方米。
其他注意事项
保持环境的安静,避免惊吓和应激。
在脱温过程中要逐渐过渡,避免突然改变温度和湿度。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细致管理,可以有效提高乌骨鸡的养殖成功率和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