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写养殖档案应当遵循以下步骤和要求:
基本信息填写
单位名称:填写养殖场的全称。
畜禽养殖代码:由动物卫生监督所提供。
动物防疫合格证编号:由相关动物防疫部门颁发。
畜禽种类:明确养殖的畜禽种类,如猪、牛、羊等。
畜禽信息记录
品种:记录畜禽的具体品种。
数量:记录畜禽的总数。
繁殖记录:包括出生、调入、调出、死淘等详细记录,以及配种、分娩等信息。
标识情况:记录畜禽的标识编码、耳标号等。
来源和进出场日期:记录畜禽的来源和每次进出场的时间。
投入品记录
饲料及饲料添加剂:记录使用的饲料名称、类型、生产厂家、批号、使用时间和用量。
兽药:记录使用的兽药名称、来源、使用对象、时间和用量。
防疫和健康管理
检疫情况:记录畜禽的检疫合格证明编号和检疫日期。
免疫情况:记录免疫接种的时间、疫苗名称、剂量和接种对象。
消毒情况:记录消毒的时间、场所、使用的消毒药名称、剂量和方法。
发病、死亡和无害化处理情况:记录畜禽的发病情况、死亡原因和无害化处理方式。
其他记录
畜禽粪污处理情况:记录粪污的收集、储存、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情况。
其他需要记录的内容:根据国务院农业农村主管部门的规定,记录其他必要的内容。
档案保存
保存时间:根据不同类型畜禽,保存时间不同,如商品猪2年,牛20年,羊10年,种畜禽长期保存。
档案格式:按照农业部规定的文本格式填写。
注意事项
详细记录:所有记录应当详细、准确,便于追溯和监控。
及时更新:定期更新养殖档案,确保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原件粘贴:如检疫合格证明等原件应当粘贴在记录背面。
通过以上步骤和要求,可以确保养殖档案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准确性,有助于保障畜禽产品的安全和质量,同时便于养殖场的日常管理和政府部门的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