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蚯蚓的处理方法如下:
准备箱筐和饲料
制作箱筐:可以使用竹、荆条、藤条、木材、塑料等材料制作箱筐。箱内装料不宜太多,一般堆放高度为16cm,可以使用比较松软的园土,或者将园土掺些锯末、撕碎并用水浸透的马粪纸、草扳纸与园土混合进行养殖。
放养蚯蚓
挑选优质的蚯蚓,如大平二号,放入箱筐中。放养密度一般为每平方米3000-5000条。
投喂饲料
蚯蚓是杂食性动物,主要以腐败的有机物为食。可以使用猪粪、牛粪、秸秆、杂草等作为饲料。饲料配方可以为牛粪100%,或者猪粪35%、牛粪50%、秸秆150%,或者秸秆/杂草50%。
饲料的含水率应保持在70%左右,用手挤压上层料,指缝间应有滴水,底屋要求积水1~2厘米。夏季每天早晚浇水一次,冬天每3~5天浇水一次,并在饲养面上加盖稻草保温保湿。
环境控制
蚯蚓的生活环境需要足够的新鲜空气,室内养殖应常开门窗,保证饲料通气性良好。温度应控制在10℃-30℃之间,10度以下活动迟钝,5度以下处于休眠状态,0度以下会冻死。冬季应注意升温、保温,可以采用火炉、火墙、暖气等升温措施,或者将蚯蚓移入地窖养殖,温度可保持在10度以上。
湿度要求不高,宜60%-70%,即“手握成团,松手即散”。一般发酵调制过的牛粪即可直接投入,如果堆放太久偏干,可稍喷些水。PH值维持在6-8。
日常管理和采收
每天进行通风3-4次,保持箱内空气流通。定期清除蚓粪,保持饲养环境的清洁。当蚯蚓长到商品规格后,可以捕捉大的蚯蚓进行采收。采收方法可以用铁丝网装钉一个筛子,将蚯蚓连土放在筛子上,置于太阳光下,蚯蚓会往下钻入盘中,方便投给蛙、鸡、鸭、猪等食用。
繁殖和种蚓处理
蚯蚓繁殖时,种蚓从种蚓堆中分离出后,高密度地混养3天,再重新搭配放入不同粪堆中,拌入新鲜粪料,再次繁殖。20天后可再次分离,如此循环。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养殖蚯蚓,并确保其健康生长和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