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谭嗣同要写潼关

育儿课堂 · 2025-01-04 17:20:19

谭嗣同写《潼关》一诗,主要表达了他对自由解放的向往和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诗中,他运用写景抒情的技巧,借助潼关这一历史名胜的雄伟壮丽,抒发了自己冲破束缚、追求个性解放的豪情壮志。潼关作为古代兵家必争之地,其险要的地势和悠久的历史,让谭嗣同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时代的重任。同时,面对当时中国面临的内忧外患,谭嗣同将个人的情感与潼关的自然景观和历史背景相结合,创作出这首充满阳刚之气、豪迈奔放的诗歌,展现了他愿意为国家变革和民族复兴而奋不顾身的决心与勇气。

谭嗣同在诗中写道:“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这两句诗,既描绘了大自然的磅礴气势,也寄寓了诗人挣脱封建束缚、追求民族振兴的强烈愿望。他通过对比的手法,突出了潼关的雄伟与险要,表达了自己想要像潼关的山岭一样,恃险争势,冲决一切罗网的叛逆精神。

此外,谭嗣同写这首诗时,年仅十八岁,正处在一个充满激情与想象力的年纪,他的诗作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和对现实的反思,展现了一位少年诗人的心胸与抱负。

综上所述,谭嗣同写《潼关》,既是为了表达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也是为了抒发自己对自由与解放的向往,以及对国家民族未来的深切思考

相关推荐

(c)2008-2025 广知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3002720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