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稻田大闸蟹需要以下步骤和技巧:
选择合适的稻田
选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排灌方便、保水力强、无污染的田块。
田块面积以3-4亩为宜,土质以粘土为好,保水性能佳。
建设防逃设施
加高加固田埂,防止螃蟹逃跑。田埂高60厘米,宽40-50厘米,覆双层塑料薄膜。
沿稻田四周埋设钙塑板或其他材料建防逃墙,高度60-70厘米,埋入地下10-20厘米。
进排水口用管道,并用网布密封,防止螃蟹从进排水口逃逸。
开挖蟹沟
蟹沟通常由环沟、畦沟和暂养池三部分构成。环沟在稻田四周开挖,沟宽3米,深1米,总面积占大田面积的15%左右。
畦沟在稻田中间开挖,宽50-70厘米,深30-40厘米,与环沟相通,形状可为“十”、“井”、“半”等。
暂养池用于暂养蟹种和收获商品蟹。
水质管理
稻田应保持水深20-30厘米,蟹沟水深1米,水质要求清新,溶氧丰富。
高温季节勤换水,每2-3天换水20厘米左右。
饵料投喂
初期每天投喂1-2次豆浆或蛋黄,一个星期后逐渐投喂糊状饵料如南瓜糊、麦麸、红薯糊等。
每天投喂一定量的水草,脱壳期间添加脱壳素或钙元素。
后期每天早晚巡塘,检查防逃设施是否破损,及时清理蟹沟内的杂物和腐烂物质。
放养蟹苗
培育蟹种每亩放养蟹苗0.5千克,养殖成蟹每亩可放养10-15克的蟹种1500-2000只。
若想缩短养殖周期,可先选择在温室中培育蟹苗,待水稻长至一定程度时再放入稻田。
日常管理
定期检查田埂是否有漏洞,及时堵塞。
观察稻田环境,雨季注意防涝,旱季注意灌水。
在稻田中增放绿萍、浮萍等,7-9月份投喂小鱼小虾、猪血、蚕蛹、螺蚬、蚌肉等动物性饵料。
通过以上步骤和技巧,可以有效养殖稻田大闸蟹,实现稻蟹共生,提高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