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优质海参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包括选址、养殖方法、饲料管理、病害防治等。以下是一些关键步骤和建议:
基础牢固,圈底是关键
无论是人工培养还是天然养殖,一个优质的圈底都是成功的关键。健康的圈底能为海参提供充足的生长空间和营养来源。养殖者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去维护圈底,确保底料长得好,为海参提供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
善用资源,长草圈有智慧
长草能够为海参提供丰富的天然饵料,同时还能净化水质,营造一个健康、稳定的生态环境。有经验的养殖者会巧妙地利用好长草的圈,通过科学的管理和维护,确保草类持续生长且保持活力,使得海参能够一直享用到丰富的饵料,从而提高产量。
舍得投入,喂料不惜成本
除了天然饵料外,还需要人工投喂。一些养殖者愿意在喂料上投入更多的成本,确保海参不会缺料。虽然这种方法相对简单,但成本也会相应增加。然而,正是这种舍得投入的精神,使得他们的海参产量能够稳步上升,最终获得丰厚的回报。
池塘选址
养殖池塘的好坏对养殖是否成功有很大影响。海参对水质要求很高,应选择远离养参密集区、潮流畅通、能纳自然潮水、无淡水注入、无污染源的区域。定期消毒池塘,保持水质清洁,防止病菌滋生。
海参苗选择
选择经过有关检疫部门合格的海参苗,表面无损伤、干净、精力充沛、对外界刺激反应灵敏、管足有强大附着力。投放密度应根据水质等情况合理控制,放养密度大致可以参考海参大小为200~1000头/kg时,密度控制在60000~120000头/hm²。投放时间最好在春秋两季,水温在7-10℃时放养,以提高存活率。
病害预防
在投放参苗前要进行药液消毒,减少病害发生。投放用水应经过紫外线消毒处理,确保水中杂物微生物能有效处理。对已经发病的参池,应积极改善水质,增大换水量,并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具体措施。
养殖方法选择
海上筱养法:使用网箱在海上进行人工养殖,选择优良港湾,网箱高度根据海水深度和潮差大小定。筏式养殖的优点是管理方便,收获率高,一般需要2年左右时间收获成品海参。
海滩圈养法:在海边滩涂挖土建池,设进出水闸门并安装过滤网。适合有虾池、盐池的地区,通过改造进行养殖。
池塘养殖:选择风浪小、无淡水注入、潮流畅通的内湾,沉箱、沉笼固定于海底。池塘大小不一,水交换有自然纳潮和动力提水。养殖池内设有固定或不固定的海参“隐蔽物”,投饵量根据摄食情况调节,日常管理中最重要的是观察海参的活动和摄食情况。
水质管理
确保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池塘的水色应为浅黄绿色或浅棕色,透明度在60~80厘米之间,PH值控制在7.8~8.4之间,水温范围在0~30℃,最适合的水温为10~16℃,盐度应保持在25%以上。
通过以上步骤和建议,可以大大提高海参养殖的成功率和产量,养殖出优质的海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