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麝香的养殖主要包括选场建场、饲料管理、驯化以及疾病防治等环节。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养殖方法:
选场建场
地理位置:选择气候湿润、凉爽、温差较小的山区或半山区,地势高、干燥、平坦宽敞,便于排水,坡度较小,土壤较为坚硬。
环境条件:附近要有丰富的植物资源供麝食用,或有良好的人工饲料基地保证饲料供应,有充足良好的水源供应,交通方便。
卫生要求:养麝场距居民区、牧场、矿山、工厂、学校要求2公里以上,避免利用旧养殖场,尽量避开可能的污染源。
圈舍建筑
圈养方式:麝圈要求座北朝南、通风透气、冬暖夏凉。每栋圈内可用铁丝网或木板、竹板隔成若干个4-5平方米的小圈,小圈墙上正中距地面80厘米处开一个长宽各80厘米窗口,窗台宽35厘米左右,可供麝躺卧之用。
笼养方式:单养笼的规格通常是长2米、宽1米、高1米,笼中间有隔门,正面有小门便于给饲。笼子可用竹、木制作,适用于初捕麝、育成麝、病麝的饲养。
围墙和围网:修筑全场围墙和圈舍围网时,一定要力求笔直,一般高2.8-3米,可用砖砌或铁丝网围,砖墙顶部须用砖瓦覆盖,向内突出约30厘米左右,以防麝窜越逃跑。
饲料管理
饲料种类:麝的可食性植物有370多种,包括野生植物290多种。饲料大致可分草类、树叶类、作物类、精料和添加料。
驯化:初生仔麝较易驯化,饲养员可在日常饲养管理工作中多和仔麝接触,找机会为仔麝理毛、抓痒,逐步亲近。
饲养量:添加料如骨粉、贝壳粉、石灰石粉等,喂饲量可根据具体情况随时作适当调整。
疾病防治
卫生条件:保持养麝场安静,减少疫情发生。
防疫措施:定期对圈舍进行消毒,保证饲料和水源的卫生,及时隔离病麝,防止疾病传播。
其他管理
温度调控:保持适宜的温度,有利于麝的生长和繁殖。
水肥管理:适当浇水,保持较高的空气湿度,定期施肥,保证充足的养分供应。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进行黑麝香的养殖。需要注意的是,养殖过程中要严格遵守相关操作规程,确保麝的健康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