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边养殖海参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池塘养殖
建造养参池:选择中潮带或低潮带,利用地理优势,最好是岩礁底质,用混凝土和石块围成池塘。池塘应保证蓄水不低于1.5米,且不渗漏。所选海区应无污染,尤其是油类污染。养殖池应设进、排水闸门,依靠自然纳潮,每天换水量不低于30%左右,池内平均水深1.5米以上。
放人工海参礁:建造人工海参礁,提供隐蔽场所和繁殖海藻、水草,供刺参栖息、摄食和夏眠。人工海参礁的材料可以是瓦片、砖头、废弃的扇贝笼等,摆放方式以增大海参的隐蔽空间为原则。
参苗的运输:采用湿法和干法两种方法。湿法运输是将参苗放在帆布桶里,每桶装参苗300头左右,加水0.2立方水体;干法运输是将参苗放于塑料周转箱中,箱底部铺2cm厚的脱脂棉,上面铺两层纱布,用海水湿透,参苗均匀平放,外围用塑料布挡风。
参苗的投放:投放密度根据参苗规格不同而合理控制,通常300-500头/斤大小的苗种投放密度可控制在10-30头/平方米,最终成活率可达35%左右。投放时间最好在春秋两季,水温在7-10℃时放养。
饵料投喂:海参主要以附着在参礁底栖硅藻和有机碎屑为食,可以使用人工饲料如马尾藻、裙带菜、海带等。投喂时间根据海参的消耗量确定,通常每3天投喂一次。适当拌料维诺霉清多矿补充微量元素,提高生产性能和饲料利用率。
围堰养殖
建造养殖场:利用海堤或石块等建筑材料在近海滩涂建造养殖场。需要建设堤坝、闸门等设施以调节水位和防止海水污染。围堰养殖按潮汐规矩换水方便,海参生长环境接近自然海域,品质较高。
底播养殖
播撒苗种:将海参苗种播撒在海底,让其自然生长。这种养殖方式适用于天然海区或近海海域,需要选择水流清澈、底质平坦、水深适中的区域作为养殖场地。底播养殖的海参生长周期长,品质优良,但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进行苗种播撒和捕捞作业。
建议
选择合适的养殖方式:根据养殖地点的具体条件(如水流、水质、海底底质等),选择最适合的养殖方式(池塘养殖、围堰养殖或底播养殖)。
注重水质管理:保持水质清澈、稳定,定期消毒和改底,确保海参生长的环境良好。
合理投喂:根据海参的生长阶段和摄食习惯,合理投喂饵料,保证营养均衡,提高成活率和生长速度。
疾病预防:定期检查养殖池,及时发现并处理病害,确保海参健康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