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鲶鱼怎么肥水

赫顿百知 · 2025-01-04 18:11:50

养殖鲶鱼时,肥水是一个重要的环节,以下是一些具体的肥水方法:

水质管理

选择优良鱼种:在鱼池消毒完毕放养鱼苗前一周开始培肥水质。可在水面上种植一些水浮莲,起到遮阴、防逃及调节水质的作用。池水须经常更换,一般10~15天须换掉1/3池水。应经常观察池水水质的变化,一般水质以黄绿色为宜。若发现鱼苗窜出水面,说明池水过肥水中缺氧,应及时注入新水放掉老水。特别是在闷热或雷雨天气,要注意勤注新水及时增氧,有条件的还可安装增氧机增氧以防死鱼。注水达0.9米后可用沼渣作鱼池基肥,每平方米鱼池投放沼渣250克左右。

施肥方法

基肥:在注水达0.9米后,可以使用沼渣作为基肥,每平方米鱼池投放沼渣约250克。

追肥:每隔10~15天,加新水1次,并追施少量化肥,如过磷酸钙和尿素。

有机肥:可以投资经发酵的猪粪或人粪尿等有机肥,每亩施用250公斤。

饲料投喂

初期饲料:刚孵出的鱼苗完全靠自身的卵黄为营养,2天后卵黄开始慢慢消失,此时可以投喂熟蛋黄或小型枝角类和桡足类浮游生物。将鸡蛋煮熟,去壳取蛋黄用纱布包好,在盛水的盘中挤压蛋黄,使其形成蛋黄颗粒水浆全池泼洒。

后期饲料:随着鱼体不断长大,可投喂水蚤、蚊幼虫、水蚯蚓、蝇蛆及各种小家鱼苗,或喂些蚕蛹粉、猪血、人工幼苗配合饲料等。投喂量以下次投饵前池中略有剩饵为宜,避免因投喂不足导致鱼苗间互相残食。

转食驯化:当鲶鱼苗体长已长到5~7厘米时要抓紧驯食,投喂人工配合饵料,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达到45%以上。转食结束后,就用全价配合饲料,每天喂3次,投喂量占鱼体重4~8%。

水质调节

注水:定期注入新水,每次加水30~40厘米,使池圹水深保持在1.5米以上。

增氧:在闷热或雷雨天气,要注意勤注新水及时增氧,有条件的还可安装增氧机增氧以防死鱼。

疾病防治

病毒性烂鳍病:可用1万单位漂白粉药液全池泼洒。

寄生虫病:可用0.4万单位晶体敌百虫或0.6~0.7万单位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5∶2全池泼洒。

肠炎病:坚持不喂霉烂变质饲料,定期在饲料中添加0.05%~0.1%鲜蒜汁,并在每100公斤饲料中加土霉素粉20~100克,连喂5~7天。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有效地肥水,为鲶鱼提供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从而提高养殖效益。

相关推荐

(c)2008-2025 广知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3002720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