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带的养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养成海区的选择
底质:以平坦的泥底和泥沙底为好,较硬的沙底次之,稀软泥底最差。岩礁底质也可以。
水深:根据采用苗绳长短和养育形式来确定,一般在冬季大干潮时水深5米以上的海区,均可发展筏式养殖。
水流、风浪:较好的养殖区是流大、浪小。水深流大、风浪大的外海区,只要安全有保障,也是很好的养殖区。有上升流和冷水团的海区尤佳。
透明度:养殖海区要有较好的透明度,才能促进海带的生长。对海区透明度的要求,关键是透明度的相对稳定。
营养盐:养殖海区要有较好的营养盐含量,一般要求含氮量在100mg/m³以上。
幼苗的选取和出库
幼苗选择:选择健壮的海带幼苗,大小要均匀,色泽要鲜亮。
出库时间:幼苗的出库时间要根据水温定,水温稳定在19度以下才行。
暂养
暂养海区:选择风浪小、流水畅、水色清的海区暂养幼苗。
暂养形式:北方海区多采用垂挂法,浙江海区由于水质浑浊多采用梯式硬架平面养殖。
促长措施:及时拆帘,施够肥,及时调节水层,及时刷洗帘子上的浮泥杂藻。
养成
养成方式:有垂养法和平养法两种,北方海区多采用垂养式,浙江浑水区多采用平养式。
分苗:把经过暂养后附着在育苗器上的密集小苗剔下来,分散夹到养成的苗绳上称分苗。分苗规格和时间、出库幼苗经20天左右下海暂养后一般体长达到8-10厘米以上时即可开始分苗。
养殖密度:北方每公顷海区15万~22.5万棵,浙江、福建海区养殖密度比北方大得多。
施肥方法:有挂袋法和喷洒法。养殖中期切尖能提高产量、质景,保障后期安全。
收割和加工
收割方式:有间收和间棵收割两种方式。
加工方法:盐干和淡干,盐干是在海带上抹一层盐然后再晒,淡干是收割后直接晾晒。
病害防治
水质管理:保持水质清洁,避免工业废水污染。
日常检查:经常检查浮绠、桩绠是否有磨损,养殖架是否牢固、海带是否有缠绕等。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进行海带的养殖,确保海带健康生长,并获得较高的产量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