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蝎的养殖方法如下:
场址选择
平原地区:选择地势高燥、沙质地、排水良好、地势稍向南的地方。
山区丘陵地区:选择背风向阳、面积宽敞、地下水位低、地面稍有斜坡的地方。
场地要求:无农药、化肥等有害物质污染,无养鸡场、养猪场、屠宰场、石灰厂等污染源,水源清洁,有可靠的电源供应,周围无噪声干扰。
蝎场布局
规模较大:分为养殖室、繁育室、饵料室及管理人员生活设施。
规模较小:可在房(棚)内两边或四周建大小不同的蝎池,留出人行通道,分别饲养公蝎、母蝎、仔蝎,并在房(棚)内一角养殖饵虫,留出花草生长空间。
养殖密度
母蝎:每平方米不超过500只。
二龄蝎子:每平方米不超过4000只。
三龄蝎子:每平方米不超过3000只。
四龄以上成蝎:每平方米以2000只为宜。
温湿度控制
温度:最适宜温度为28~30℃,最低温度保持在15℃以上,最高温度不超过40℃。
湿度:控制在75%~85%之间,沙土的含水量在15%~20%之间。
饲料与喂养
主要饲料:黄粉虫、地鳖虫、蟑螂及各种飞翔昆虫。
投喂原则:定时、定点投放,控制饲料用量,避免投喂变质饲料。
特殊饲料:初春可在蝎池表层放风化土,供蝎子自由采食。
养殖设备
蝎窝:应建在潮湿阴暗的地方,模拟野生动物的生活环境。
饲养器具:可采用盆养、缸养或箱养,注意防止蝎子逃跑。
其他管理
及时分离:不同大小和强弱的蝎子要分开饲养,减少互相残杀。
防逃措施:检查蝎池的防逃措施是否完善,及时修补。
水源管理:每天可用海绵吸足清水或冷水放入蝎池中,每隔3~5天在饮水中加入抗菌素类药物。
繁殖
引种:尽量选择就近引种,减少惊吓,提供新鲜与充足的食物。
繁殖比例:雌雄比例以3:1为宜,孕蝎产仔时要单独饲养,加强幼蝎的饲养。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进行拟蝎的养殖,提高养殖成功率和蝎子的生长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