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白色鹌鹑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生产性能
白羽鹌鹑从出雏到35日龄开始产蛋,45日龄可达50%,50日龄70%,60日龄80%~90%,80~220日龄90%~95%,220~300日龄85%~90%,300~360日龄80%。
蛋料比在不同日龄段有所不同,例如80~220日龄为2.5~2.6∶1,220~300日龄为2.7~2.8∶1,300~360日龄为3∶1。
饲料配方
1~20日龄:玉米25%,豆饼15%,鱼粉7.5%,棉粕1.5%,肉粉1.5%,麸皮1.5%,骨粉1%,石粉2%,贝粉1%,多种维生素10克,微量元素50克,AD3 100克,蛋氨酸60克,食盐100克。
20~35日龄产蛋料:玉米26%,豆饼12.5%,鱼粉9%,棉粕2.5%,肉粉1.1%,麸皮1.5%,骨粉1%,石粉2%,贝粉1%,多种维生素10克,微量元素50克,AD3 100克,蛋氨酸60克,食盐100克。
育雏期饲养管理
进雏前彻底消毒,使用高锰酸钾和甲醛密闭熏蒸24小时。
育雏室温度要求:1-3天38-39℃,4-5天36-37℃,6-10天35℃,10-35天30-32℃。
密度控制:每平方米200只,分成四个小组,每组50只,以提高成活率。
饲料洒布:1-10日龄饲料厚度0.5cm,面积不宜过大,远离饮水器。
饮水:1-7日龄饮凉开水,水温37℃,1日龄0.01%高锰酸钾水自由饮用,2-3日龄每天饮青霉素1次,每次80万单位,5-10日龄每天饮痢特灵水一次。
成鹑饲养管理
饲料配方:玉米50%,豆粕27.5%,麸皮5%,石粉3.5%,骨粉5%,进口鱼粉4%,植物油3%,磷酸氢钙1%,微量元素1%。
舍温控制:产蛋期适宜温度18-25℃,相对湿度50%-55%。
光照时间:每天17-18小时,光照强度3.5-4.5瓦/平方米。
饲养密度:75-105只/平方米。
繁殖孵化
种蛋选择:选择大小合适、形状正常的椭圆形蛋,重量以10~12克为宜。
孵化管理:温度控制在37.8-38度,相对湿度55-60度,翻蛋每2小时一次,每次转蛋角度45度,出雏前三天停止翻蛋。
疾病防治
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和驱虫,保持饲养环境卫生,及时淘汰病弱鹌鹑。
环境控制
保持饲养室安静,避免鹌鹑受惊。
鹌鹑舍要求结实整洁、通风采光保暖性能良好。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细致管理,可以有效提高白色鹌鹑的养殖效率和成活率,从而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